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持续回暖、韧性强劲 —— 成都线下实体商业恢复情况及趋势特征分析

2024-01-16 浏览量:2754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编者按

成都正全力以赴抢抓窗口期,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岁末年终,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联合成都日报锦观新闻,从企业、区域、数字经济、要素、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切入,推出2023成经智库系列研究专栏,敬请关注。


线下实体商业作为居民消费的重要场景和载体,能够真实反映消费市场活力信心和趋势特征。本期为企业专题研究第二篇,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财政与金融研究所)基于对成都市124家实体商业载体1的走访调查以及重点商圈客流的持续监测,通过对2023年以来线下实体商业运行情况以及实体商业客流较2019年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从总体情况、结构特征、质量效益三方面剖析全市实体商业的恢复情况及趋势特征,并就如何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和活力提出建议。


1-标题(1).png


(一)线下实体商业呈扩张状态,空置率和开关店指标明显好转


空置率²和开关店比³是反映线下实体商业景气度和活跃度的重要指标。调查数据显示,成都市124家线下实体商业载体店铺空置率为10.24%、开关店比为1.33,分别较2023年年初(12.2%、0.91)下降1.96个百分点、提高0.42个点,反映出全市实体商业持续恢复向好,商户经营信心和预期稳步改善


2-图表(1).png


(二)实体商业客流量逐月回升,恢复程度处于对标城市中上游水平


客流量是实体商业的晴雨表,也是衡量消费市场需求端复苏情况的重要指标。2023年以来,成都线下实体商业客流量总体保持逐月回升的态势。全市购物中心场均日客流由2023年1月的1.76万人次提升至2023年12月的1.99万人次,增长13.1%,尤其是在暑期效应释放和成都大运会带动下,7、8月份分别达到2.32万人次、2.22万人次的年内峰值。

与重点城市⁴相比,成都线下实体消费客流处于中游位置、恢复程度处于领先水平。2023年1-12月,成都购物中心场均日客流为2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4.2%。其中,客流水平处于重点城市第6位的中游水平,客流恢复程度仅次于重庆(95.9%)、深圳(86.8%)处于重点城市第3位的领先水平,成都及其它城市购物中心客流均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既与日趋丰富多元的消费场景和线上消费分流有关,也侧面反映出居民以往以购物中心、百货商店为主的消费行为偏好正在发生改变


3-图表(1).png


4-标题(1).png


(一)零售业态总体稳定、餐饮业态明显复苏、休闲娱乐业态较为活跃


零售业态总体稳定。开关店比为1.11,略低于整体表现,呈现出数码电器(1.71)和鞋履(1.47)明显扩张、服装(1.09)正常更替、珠宝(1.03)相对稳定、奢侈品牌(0.94)和化妆品(0.69)门店收缩的特征。数码电器业态中,以科大讯飞、添可为代表的教育电子产品、智能家电新开门店均在4家以上,处于快速拓展期。

餐饮业态复苏明显。开关店比为1.74,在三大业态中最高,呈现出饮品⁵(2.24)开店火热、餐厅⁶(1.72)和快餐(1.59)扩张明显、烘焙甜品(1.20)平稳增长的特征。饮品业态中,以库迪咖啡、霸王茶姬为代表的品牌新开门店均在8家以上,扩张态势明显;餐厅、快餐业态中,分别有19个、25个品牌新开门店2个及以上。

娱乐、服务及其他业态较为活跃。开关店比为1.5,略优于整体表现,呈现出休闲娱乐⁷(2.82)扩张明显、汽车体验店(0.88)收缩调整的特征。休闲娱乐业态中VR体验、KTV、抓娃娃机等业态较为活跃,汽车体验门店业态由于已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平均每家购物中心4.2家),目前进入了行业内的等量替换期。


(二)客群以18-45岁青年群体为主,客流集中在中心“5+2”区域


从消费客群年龄结构来看,呈现出以青年群体⁸为主,逐步向17岁以下和46岁以上群体延伸。2023年1-12月,成都青年消费客群占比高达84.1%,比重虽较2019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但仍是线下消费的主力军;儿童及青少年(6.7%)、中年(8.5%)、老年(0.7%)消费客群占比则有不同程度扩张,分别较2019年同期提升0.6、2.4、0.2个百分点,“一老一小”及中年消费市场潜力正逐步释放。


5-图表(1).png


从消费客群空间分布来看,呈现出中心“5+2”区域⁹客流高度集聚且同比增长较快、新中心城区¹⁰客流同比增长慢恢复慢、郊区新城¹¹客流恢复程度领先的趋势特征。2023年1-12月,中心“5+2”区域场均日客流为2.19万人次,同比增长29.5%,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82.1%,客流量分别是新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1.28、1.84倍,同比增速分别高于新中心城区、郊区新城11.5、10.3个百分点,恢复程度略高于新中心城区0.1个百分点、低于郊区新城14个百分点。


6-图表(1).png


7-标题(1).png


成都消费供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提质升级态势。2022年,成都消费供给¹²得分较2019年提高3.95,其中,供给丰富性、供给便利性、供给创新性得分分别较2019年提高9.43、0.31、2.37。随着消费供给的提质升级,以春熙路商圈、交子公园商圈为代表的商圈辐射力进一步提升,2023年1-12月春熙路商圈、交子公园商圈20公里辐射力同比分别增长58.6%、26.4%。


8-图表(1).png


9-图表(1).png


结合线下实体商业以及商圈客流恢复变化情况反映出的居民消费特征和趋势,建议从优化市域内消费空间布局、提升新产品新业态供给能力、提高实体消费客流量就地转化率三方面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和活力。


(一)聚焦优化消费空间结构,推动消费载体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一是强化“5+2”中心区域消费引领。围绕春熙路商圈、交子公园商圈吸聚全球市场主体,引入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首店,打造一批引领国际时尚的新品牌新场景新地标,不断提升中心“5+2”区域国际消费影响力、高端消费辐射力、时尚消费引领力。


10-图(1).jpg

春熙路商圈


二是促进新中心城区场景扩容提质。创新开发模式、完善配套设施,推动现有商业设施转型升级、提升层次,引导大中型、复合型商业设施在该区域集中布局,加快补齐人口增长带来的消费场景载体缺口,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三是推动郊区新城消费场景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深挖郊区新城独特的生态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通过植入科教科普、山地运动、野外露营等体验式消费业态,创新发展“民宿+康养”“农村+电商”等新型消费模式,持续做好特色化、差异化场景营造,提升本地消费粘性、吸引外来消费客群。


(二)聚焦促进消费供给提质,大力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平台


一是强化终端产品供给。创新“产品+服务”模式,聚焦新能源汽车、休闲服务、医美等消费热点,依托龙泉汽车城等产业载体引导整车龙头企业加快布局中高端纯电车型,发挥天府国际生物城等产业载体配套优势,加快拓展医美材料、药品、药妆和医疗器械研发制造链条,大力发展旅游、康养、餐饮、家政等定制服务。


11-图(1).jpg

龙泉汽车城


二是培育本土外贸主体。聚焦市民海外消费品高需求,引培一批资源配置能力强、市场份额高的贸易型总部和外贸本土企业,创新“商圈+口岸”“跨境电商+快速配送”等新模式,支持华为、京东、抖音等重点企业深化在蓉贸易布局,依托广交会、进口博览会等高能级国际展会平台,指导本土企业积极拓展外贸业务和新兴市场。


(三)聚焦促进客流量转化,强化实体商业运营能力和体验感


一是提高商业载体客流吸附能力。依托天府文化特色和公园城市特质,创新环城生态公园、TOD等消费新场景,推动现有商业载体植入更多成都元素,打造更多集情感体验、社交互动、艺术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消费载体场景。

二是创新实体商业运营模式。支持实体商业创新“科技+商业”“数字+商业”等模式,探索AR、元宇宙等技术在线下商业空间运用,变单一零售渠道为多维生活场景,营造沉浸式的消费体验。

三是丰富线下实体消费场景。借鉴主题乐园集群发展的“长隆模式”、一站式多元消费的“环球影城模式”,围绕熊猫网红IP创新开发大熊猫文化标识性产品,培育游戏动漫、文创设计等衍生业态,依托熊猫基地、都江堰熊猫谷等载体丰富大熊猫线下“周边”消费空间场景,将当前“熊猫基地”线上、线下“双千万”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原文刊载于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和成都日报联合主办的《成都经济观察——成经智库系列研究》(2024年1月5日《成都日报》第05版),有删改。


12-图表(1).png


13-作者简介1(1).png

14-作者简介2(1).png

15-作者简介3(1).png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成都日报、图虫

文中数据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9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2022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

文中注释说明:

1. 124家实体商业载体包含75个购物中心、21个百货商场、28个大卖场。

2. 空置率=空置店铺数量÷总店铺数量×100%,根据实地走访搜集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3. 开关店比=开店数量÷关店数量,当比值>1时,说明实体门店处于扩张状态,反之,则处于收缩状态。根据实地走访搜集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4.  重点城市指2022年GDP排名全国前十的城市,即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

5. 饮品包括咖啡、茶饮、冰淇淋、果汁、酸奶等。

6. 餐厅包括中/西式休闲餐厅、高级餐厅、自助餐等。

7. 休闲娱乐包括电影院、KTV和各种休闲娱乐场所。

8. 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年龄段划分标准,儿童及青少年指年龄为0至17岁的群体,青年指年龄为18至45岁的群体,中年指年龄为46至60岁的群体,老年指年龄为60岁以上的群体。

9. 中心“5+2”区域指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金牛区等5个中心城区,以及成都高新区、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2个城市新区。

10. 新中心城区指除中心五城区以外的中心城区,即温江区、双流区、龙泉驿区、新都区、郫都区、青白江区、新津区。

11. 郊区新城指简阳市、崇州市、都江堰市、金堂县、彭州市、大邑县。其中,邛崃市、蒲江县因暂未采集数据未纳入分析。

12. “消费供给”的含义是市场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层次、效率和创新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