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

首页 > 碳达峰碳中和

关于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调研报告

2022-09-30 浏览量:1634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按照市委关于十三届九次全会专项课题调研有关工作要求,课题组和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统计局一起,围绕“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主题,先后到区县、市级部门和企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都具备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条件


  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必将带来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全省清洁能源丰富的资源禀赋优势,在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位居全国前列,已初步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具备了率先实现碳达峰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市委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高位再出发,提出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目标,充分彰显了市委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先发勇气和魄力担当。


  (一)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成都市已形成以天然气和水电等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2020年全市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约62.6%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3%2;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44.2%3,而全国平均水平仅为15.9%4。能源消费强度持续下降,2016—202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24%5。能源消费结构总体清洁低碳化、能耗强度持续下降,拥有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利用基础。


  (二)产业结构实现转型有利于率先实现碳达峰


  发达国家实践证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60%是碳达峰重要特征之一,2020年成都市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65.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十三五”期间,成都市对火力发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实行了产能总量控制,具备率先实现碳达峰的产业基础。


  (三)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


  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2016—2020年,全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降低21.0%6,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成都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困难和挑战


  (一)油品增量控制难度持续增大


  “十三五”期间,成都市基本实现燃煤锅炉“清零”,煤品占能源消费比重较低,煤品存量削减空间已不大。2015—2019年,能源生产与加工转换、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领域油品消费均有较大增幅,伴随天府国际机场通航、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控制油品平稳低速增长难度凸显。


  (二)电力供应保障能力还待提升


  2019年成都市人均生活用电量为929.6千瓦时/年·人7,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先进城市8,按照“七普”相较“六普”同口径每年新增约58万常住人口测算9,“十四五”期间随着生活水平和人均生活用能持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量将达80亿千瓦时左右,居民生活电力刚性增长态势较为明显。而与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相比,成都市电网基础设施等级整体偏低,存在空间分布不均、局部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


  (三)新能源开发利用还需深入


  成都缺乏风电、太阳能等大规模利用条件;受制于新能源技术和市场不够成熟、新能源设施不足且成本较高,新能源汽车占机动车保有量比重不足4%10,浅层地温能民用住宅应用较少,新能源开发利用率较低。


  (四)能源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套还需进一步增强


  实现碳达峰目标,需有效应对油品增量控制难度不断加大的挑战,聚焦电力、天然气对高碳化石能源的清洁替代,促进能源结构与产业用能的协同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统筹设计化石能源“减法”和可再生能源“加法”间的衔接规模、方式,聚焦太阳能光伏、氢能等零碳能源实践路径,加快打造碳中和产业生态圈,实现成都市双碳目标。


  (五)产业耗能排放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还需进一步匹配


  产业领域碳排放尚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工业领域是成都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攻坚重点之一,工业用油和用气造成的碳排放持续攀升,特别是六大高能耗行业在蓉均有分布。靠关停并转方式推进节能降碳的空间在减少、边际成本在增加。


  三、推进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建议


  成都市应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机遇,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为关键,扎实推进产业体系、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努力建设碳中和“先锋城市”。


  (一)统筹实施“增电、稳油、压煤、保气、拓新”能源结构优化五大举措


  依托清洁能源大省的资源禀赋优势,统筹做好化石能源“减法”和可再生能源“加法”,以扩大清洁低碳能源输入为重点,推进“化石能源—清洁电力+天然气—清洁电力+新能源”的达峰进程,努力实现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脱钩”。近期聚焦能源效率挖潜与清洁能源替代,重点推进增电、稳油、压煤、保气;中长期着眼率先碳中和,探索零碳、负碳路径,重点推进增电、拓新,提升氢能等零碳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大力推动全市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力争到2025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68%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50%以上11

  一是以保障电力供应、加快电网建设、电力机制改革、促进电气化为重点,增加清洁电力消费。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拓展与国家电网等能源供应企业的合作,协调全省清洁水电留蓉配额,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电力储备体系。加快电网基础建设,拓宽川西水电输入通道,加快推进“甘孜—天府南—成都东”“阿坝—成都东”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电工程建设,完善以500千伏为支撑,220千伏、110千伏为骨干的电网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支撑新能源广泛接入消纳、强化电网高弹高韧属性。深化电力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青白江区、彭州市国家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建设,引导配售电市场主体从单一配电或售电向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型,有序开放社会资本参与区域配电网建设运营,提升电网汇集、外送能力和能源输配效率。促进重点领域电气化,积极推动生产制造、交通运输、商务服务等领域电能替代,提升终端能源电力消费比重。

  二是以发展绿色交通、推进燃料替代为重点,促进油品消费平稳。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促进新能源汽车在党政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交通运输、市政工程、企业和个人消费领域推广应用,探索推进老旧车辆淘汰替换向新能源汽车倾斜,提升非燃油车保有量比重,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桩)建设,试点推进载重货车、混凝土运输车等领域推广应用氢能汽车,探索推进航空生物燃料应用,促进交通领域油品消耗平稳低速增长。大力推进燃料替代,实施工业燃料升级工程,推动重点工业领域开展“以气代油”“以电代油”,探索推进氢能、生物能在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领域应用,压缩工业和建筑业领域油品增幅空间。

  三是以源头控制、能源替代、能效挖潜为重点,压减煤品消费量。加强源头控制,禁止引进、审批以原煤为燃料、原料的工业企业项目,停止审批、核准以原煤为燃料的工业企业技、改、扩工程项目。推进能效挖潜,加快现役煤电实施节煤减排综合升级改造,控制火力发电煤炭消耗。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推广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要能源的工业锅炉,积极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可燃废弃物技术在水泥生产企业的应用,促进水泥行业煤炭消费总量削减。大力开展全市现存燃煤窑炉改造,进一步降低煤炭消耗。

  四是以完善网管输配体系、分布式能源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促进天然气消费适度增长。完善天然气管网输配体系,推进东部新区、同安—平桥等输气管道和成都LNG应急调峰储气库等项目建设,加快城乡燃气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全域覆盖、稳定安全的天然气供应网络。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建设,以大型医院、数据中心等能源负荷中心为重点,科学布局一批区域式、楼宇式天然气分布式系统,促进天然气非居民用气领域推广利用。适度开展天然气分布式集中供暖,确保新建居民区和老旧小区居民冬季暖居用气增长保持合理空间。加快推进供气体制改革,按照“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核定配气价格,管住配气环节价格,形成的降价空间全部用于降低工商业气价。建立完善非居民用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天然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机制。

  五是以发展氢能和可再生能源为重点,加强零碳清洁能源利用。加快发展绿色氢能。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燃料电池技术、高压气态储运技术等核心技术,打通氢能“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各环节“堵点”。推进氢能在交通、能源、工业领域应用,构建加氢站供应网络;开展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冷热电联供、储能调峰调频等应用推广,加大绿氢应用规模。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推广建设光伏一体化建筑,推进规模化应用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支持公共建筑、商业楼宇等安装使用光伏发电系统。推进浅层地温能示范应用,重点推进商业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的热泵技术示范应用。


  (二)同步推进高能耗高排放产业调整和碳中和产业新赛道布局


  国家推进“双碳”战略必将带来新一轮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重塑,是成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成都要抢抓机遇,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牵引,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建设为抓手,抢先布局新能源和碳中和产业新赛道、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低碳化转型,加快构建绿色先进、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

  一是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倒逼高能耗高排放产业优化调整。严格控制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新增产能。抓紧制定出台《成都市“两高”行业管控工作方案》,依法依规制定存量产能优化目标计划,严格控制火电、石化、钢铁、水泥等行业新增产能。推进传统化石能源依赖性行业节能低碳改造。开展传统化石能源依赖性行业能源替代试点,支持存量传统化石能源依赖性较高的产业实施产能等量或减量替代。鼓励企业加强节能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广国家重点节能减排推荐技术、产品和工艺。

  二是以绿色低碳化为方向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转型。推动先进制造业向绿色低碳循环化转变。着力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五大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创建国家、省级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加速打造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着力引育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含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推广装配式建筑,强化绿色建材选用、绿色施工、绿色交付一体化,推进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培育发展智能家居,发展智能终端产品和特色应用,推动家电产品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从供给侧提升出行、居家生活低碳化水平。推进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和生活服务业向绿色低碳化发展。重点开展零碳商业综合体、零碳旅游景区、零碳社区等示范项目建设。会展经济领域应加快制定行业绿色标准,鼓励开办数字会展、网上会展;金融服务应丰富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碳金融等产品体系;现代物流领域应加快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物流供应链的绿色低碳发展,鼓励发展智慧仓储、智慧运输;文旅产业领域应运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手段,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建设零碳景区;生活服务领域应加强对居民采购绿色产品的引导,采取补贴、积分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

  三是以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助推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以淮州新城、成都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为主要承载,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氢能、核能装备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重点发展高效晶硅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氢能产业重点发展电解水制氢、液氢储运、燃料电池基础材料及管件零部件、氢能终端应用等环节,主动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开展氢能产业生态圈共建;以核电机组实现自主化、国产化和市场化为导向,重点发展核电主设备、电气仪控关键设备和辅助设备等装备,前瞻布局模块化小型堆装备。以龙泉汽车城、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为主要承载,发展储能产业。重点发展储能电池、储能电池系统、储能应用,开展储能关键材料、单元、模块、系统和回收技术攻关,建设一批储能应用示范场景。以淮州新城、成都科学城、成都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为主要承载,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研发设计、高效节能装备制造、节能咨询、节能设施运行、节能金融、节能交易等,培育或引进综合能源服务公司。

  四是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进碳中和产业生态圈前瞻布局。以天府实验室(碳中和实验室)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碳中和技术创新,构建碳中和创新链。建立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打造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先进能源研究院等创新载体,积极部署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研发。以成都科学城、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为主要依托,打造碳中和产业链。布局发展以CO2高效捕集和绿色转化应用服务,生物质能碳捕获与封存、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及应用服务为重点的“固碳”产业;以智慧能源、智慧出行为重点的“碳中和+”产业;以碳排放权交易、碳资产管理、碳基金为主的低碳金融服务;以城市碳管理、低碳商务咨询、低碳评价与培训为主的低碳综合管理服务。大力推进碳中和试点示范和场景体系建设。推动东部新区、天府新区在“零碳”工业经济区、“零碳”服务经济区建设上先行示范,支持“西控”区域探索建设零碳旅游经济区。重点打造一批“零碳”高品质科创空间、“零碳”社区、“零碳”工厂及“零碳”楼宇,加速绿色生产方式示范应用、技术验证、熟化推广。

 

文中数据来源:

1、成都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2、《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成都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4、《中国统计年鉴(2021)》。

5、成都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6、《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报告(2020)》。

7、成都统计年鉴2020。

8、北京、上海、广州统计年鉴2020,其中2019年北京市人均生活用电量1168.1千瓦时/年·人,上海市人均生活用电量1010.1千瓦时/年·人、广州人均生活用电量1352.1 千瓦时/年·人。

9、成都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10、成都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

11、《成都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区域经济研究所:刘军伟;产业经济研究所:胡安兵)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