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专家学者、实践者汇聚云端,共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022-07-08 浏览量:2043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1657252282696088272.jpg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赋予成都“挖掘释放生态产品价值”的任务。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愿景下,成都生态产品价值如何实现?7月5日,由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主办的成经智库系列研讨会第2期“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愿景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讨会在线上举行。

  研讨会邀请了来自高端智库、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地方先行探索者、实践者,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深入探讨,贡献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思想和观点。本文梳理和摘编了专家学者们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1657252513087049256.png


图片


  王金南院士基于“两山”理念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提出了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内涵特征、形成机制、构成要素,初步界定了生态产品第四产业范围、核算体系,并提出了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政策保障机制。

  王金南院士强调,生态产品第四产业不同于传统的三次产业,不仅仅是为了增进人类福祉,更重要的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才能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试点型、示范式、盆景化转向生态惠民、生态富民乃至建设美丽中国的产业形态。


图片

王金南院士发言


  王金南院士表示,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尚处在形成期,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亟需在生产、消费、交易、分配全流程构建政策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供给体系,大力培育生态产品市场供给主体,从而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二是培育壮大生态产品消费基础,协同推进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从而带动全社会对生态产品的消费需求;三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交易体系,搭建多元化的交易平台和精准化的生态产品供需对接机制,不断降低生态产品交易成本;四是不断完善产业利益分配体系,坚持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第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


  庄贵阳指出,生态产品从广义来看,包括自然资源、物质型生态产品、生态服务型产品三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设计,从外部性理论来看,要充分发挥政府主体作用,用好政府规制、转移支付、许可经营、区域合作机制等手段;从产权理论来看,要厘清产权主体、理顺供求关系,通过培育主体、创建市场来实现;从行为经济学理论来看,要规制和引导消费者行为,比如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推动生态产品认证等。


图片

庄贵阳发言


  庄贵阳强调,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集体经济作用。推动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体必须是以地方政府(作为代理人)为主体,地方政府在资源禀赋一定的条件下,引进人力资本(企业家和科技人员)和货币资本(除自然资源之外的生产资料),改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产业化的合作对象应该是集体经济(或者有集体经济参与的合作社),这样可以保证当地居民除了获得劳动收益外,也能获得自然资源(土地地租)溢价的收益,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图片


  俞海指出,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探索形成了以区域公用品牌推动生态产品溢价、以场景应用叠加彰显生态多元价值、以川西林盘为载体激活乡村生态价值、以土地增值溢价反哺生态环境保护等特色生态价值转化模式,但仍然面临生态产品“家底”不清、生态价值增值路径未完全打通等问题和不足。


图片

俞海发言


  未来成都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制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建立成都市生态产品数据库,构建形成成都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地方规范及标准。二是加强生态资源权益交易,丰富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平台功能,探索构建覆盖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成都市信用积分系统。三是创新绿色金融机制,建立绿色金融风险池,将资源类(包括林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抵押贷款、环境权益类(排污权、用能权等)质押贷款等绿色贷款产品纳入,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制度。四是加强工作统筹,制定出台《成都生态产品价值实施方案》,明确成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点任务和相关政策。


图片


  王遥指出,绿色金融是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抓手。具体而言,一是发挥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制度、政策、工具创新,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领域倾斜;二是发挥绿色金融的风险管理功能,通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建立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三是发挥绿色金融的市场定价功能,依托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促进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形成市场认可的公允价值。


图片

王遥发言


  落实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突破的关键矛盾之一是金融逐利性与生态产品公益性之间的矛盾,脱离金融盈利性与安全性的客观要求,难以构建可持续的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因此,制度与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均需发力。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科学依据、市场依据、实施环境等,这既包括价值核算、评估等方法学的创新,也包括可能涉及的财政税费、金融模式、法律法规等外部环境的调整。另一方面,提升对评估生态产品价值相关数据的获取能力以及衡量价值、监测价值变动精准性的能力,为金融机构掌握价值变动情况提供保障,同时不断孵化更具备市场化基础的技术,降低相关技术的使用成本。


图片


  高飞基于国内外学界对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研究成果,提出EOD是在我国生态文明语境下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带动地区经济价值转化的组织实施模式。在EOD模式下,将会有更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化路径得到探索和实践。

  高飞认为,成都在EOD规划中要聚焦EOD理念向模式转化、生态资产核算机制等关键问题,提炼EOD发展模式的核心理念和特征,谋划EOD发展模式的总体空间布局,构建涵盖用地功能引导、开发强度控制、风貌品质提升等内容的EOD发展模式建设导则,确立一批有实效、有影响、可示范的EOD项目。



图片

高飞发言


图片


图片


  丽水,作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先行先试、善作善成,创造了上百个成功案例,形成了多种体制机制路径模式,为践行“两山”理念、丰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丽水案例、丽水智慧。

  朱显岳指出,丽水围绕“绿水青山”这一最大优势,将各种要素、资源、技术有机嫁接,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图片

朱显岳发言


  在政府主导方面,丽水主要是搭建了中国(丽水)两山学院、生态产品交易中心“两个平台”,推进了生态保护和修复、交通设施完善“两大工程”,构建了GEP核算、生态信用、生态标准、生态产品检测“四大体系”,探索了横向补偿、生态产品政府采购、GEP和GDP双考核、绿色金融“四个机制”。

  在企业和社会参与方面,丽水将生态产品与独特的自然资源、工业产业、历史文化资源等相结合,构建了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以及生态旅游康养产业为主的现代生态经济体系;建立了生态信用行为正负面清单,推出了“信易游”“信易贷”“信易购”等8大类20余项守信激励创新应用场景;构建了企业社会采购体系,破解了“绿水青山”可增值、可转化难题。

  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丽水坚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推进了“三权分置”改革向林权、水权扩展;创新推出了“GEP贷”“两山贷”“茶商E贷”等绿色金融产品。

  在可持续方面,丽水坚持“点绿”成金,创新建立了“生态+”机制(如生态+产业、生态+金融)、“品牌+”机制(如丽水山耕)、“互联网+”机制(如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旅游),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图片


  资溪县,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大力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走出了一条推动生态环境优势持续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的“两山”转化新路子。

  金建华在研讨会上分享了资溪县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三点实践探索经验:

  一是以生态入“储”,实现“绿水青山”可量化、能交易。重点摸清土地、林木、水资源和矿产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生态资源图谱。制定资溪县生态产品机制核算指标体系、标准和规范,建设GEP核算数字化平台。成立平台公司,将山林、土地等碎片化生态资源收储并整合成优质资产包,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推动生态产业化快速形成。

  二是以平台为“媒”,实现“绿水青山”可整合、能运营。在全省率先创建“两山”转化中心,构建生态价值评估中心、资源收储中心、资产运营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资产交易平台,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转化通道。完善山林、土地、房屋、河道等产权及收益权确权登记制度,落实生态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出台《资溪县生态产品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探索河道管理权、经营权和采砂权、养殖权公开招租、拍卖、出让等交易试点。


图片

金建华发言


  三是以资源抵“贷”,实现“绿水青山”可转化、可增值。先后探索森林赎买抵押贷款、林权收益权质押贷款、特定资产收费权支持贷款、特种养殖权抵押(增信)贷款、水资源抵押贷款、竹木产业链融资、林权代偿收储担保机制等多种生态权益金融业务,为“两山”价值转化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图片


  成都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龙门山、龙泉山“两山环抱”,沱江、岷江水系“两江环绕”,广袤平原“沃野千里”,川西林盘“星罗棋布”,生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杨婷婷指出,从“首提地”到“示范区”,成都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不只是关注公园城市的“颜值”,更是关注公园城市的“价值”,特别是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方面形成了一些经验。

  在公园城市营建机制构建方面,成都以重大生态工程为牵引,创新实践了“一体设计+整体运行”的运行管理机制、“主体多元+市场主导”的投融资机制、“存量活化+弹性预留”的土地利用机制、“土地增值、商业反哺”的投入产出“双平衡”机制等。

  在生态资源市场化运营机制构建方面,成都以川西林盘、锦城公园等典型生态区域为突破口,构建了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体系;依托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探索了权属明确且可评估计价的生态权益在不同主体、部门或地区之间的高效流通配置。

  在探索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构建方面,成都坚持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积极推动了生态型产业、休闲型消费嵌入绿道、蓝网、公园、林盘。

  在生态资源奖励约束和补偿机制构建方面,成都出台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丰富了受益者付费和保护者受偿形式,有利于“输血式”补偿向“造血式”补偿的转变。


图片

杨婷婷发言


  未来成都要深刻领会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愿景下“挖掘释放生态产品价值”的使命,分类施策,推动生态产品向生态资产、资本、产业的有机转化;由点及面,促进从典型生态区域、典型个案向全域、全行业推广;由表及里,从浅层融合、机制设计走向深度开发、创新实践;由标及本,破解产权归属、分离经营等根源性问题。


图片


  都江堰市发改局在研讨会上分享了都江堰市在做优做强生态价值转化功能的“1+3”总体思路:“1”是指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异地转化,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绿色资产证券化等;“3”是指推动生态价值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包括大力发展产业化农业、品牌化农业、体验式农业,抢占“天府好水”、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新赛道,协同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世界精品旅游目的地。

  崇州市发改局在研讨会上分享了崇州市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工作进展、典型经验和未来方向等。崇州市依托川西林盘等生态资源,围绕“优本底-估价值-拓路径-强支撑”主线,探索形成生态载体溢价、生态产业开发、生态资本收益等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未来崇州市将会紧扣打造“天府粮仓”的要求,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推动生态项目片区开发运营,加快探索构建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图片


图片


  李霞指出,今年出台的《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对成都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探索,给予了明确的任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现实课题。智库机构承担着理论研究、咨政建言、舆论引导和社会服务等重要责任,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智库机构将在理论研究、调研实践、交流共享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加强理论研究。作为智库机构,将动态关注国内外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广泛开展智库机构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开展核算技术、市场配置和交易机制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二是深入调研实践。作为智库机构,将持续、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从实践中总结有益做法,发现难点和堵点问题,同时也积极地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的实践探索成果,让深入的实践、深度的调研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是搭建交流平台。作为智库机构,希望能够搭建一个在理论研究、调查研究、经验分享乃至相关公益活动方面的交流平台,共同总结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全国层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贡献智慧。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