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

首页 > 高质量发展

创新引领、功能支撑,产业功能区是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成都方案”

2021-08-31 浏览量:787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编 者 按 


  7月23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的决定》和《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围绕两个《决定》,成经智库策划推出《智库助力新阶段成都发展--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系列研究》专题,自本期起将推出8篇系列文章,聚焦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消费供给、生态价值、市场辐射、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数字政府等主题,从智库视角对新阶段成都发展进行思考和研究,供关注成都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参考。


1630388921228076292.png


1630388941093041270.png


1630388960399095285.png

  

  自2017年成都提出建设产业功能区以来,经过四年的发展,实现了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创新的跨越,已成为成都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平台。具体来看,以产业功能区为主承载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格局逐渐凸显,集聚了全市超过90%的新增引进重大项目;以产业功能区为主阵地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态势愈加明显,累计集聚新经济企业近30万户;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载体集聚创新要素营造创新生态的效应正在显现,54个科创空间导入科技创新平台140家、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3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70余家。

  本文在深入学习、充分领会《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基本逻辑和主要考量的基础上,由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的黄浩森、宋瑶和刘丹围绕产业功能区产业选择、空间布局、生态培育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剖析产业功能区建设的新思路、新目标、新路径。


1630389084100007324.png


  《决定》指出,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以新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分工重构、动能更新再造”,并提出要聚焦量子计算、脑科学应用、绿色氢能等技术领域,构建“紧扣产业规律、城市功能和科技变革”的新赛道体系。

  《决定》着重强调了科技创新对成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引领作用,而催生多领域多层次的新赛道,则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体现。一是前沿引领的技术突破将创造面向未来的产业新赛道。掌握前沿科技的创新主体深入“无人区”,以颠覆性的技术研发创造新供给,将推动代表未来科技演进方向的新赛道创生崛起。二是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将扩充占据核心环节的产业新赛道。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聚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将在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拓展形成补齐关键缺失环节的新赛道。三是科技赋能的应用创新将重塑交叉融合的产业新赛道。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现代农业融合渗透,带来了“老树新芽”的增量变革,将推动传统产业在交叉融合领域诞生更具增长动能的新赛道。

  未来,高质量建设产业功能区,要充分把握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逻辑主线,加强产业变革趋势预判和重大技术预警,在参考全球权威机构对前沿技术的热点判断,对标先进城市相关产业领域的战略部署的基础上,考量各产业功能区当前应用技术的创新可能和转化为产业的要素条件,推动各产业功能区在“新赛道矩阵”中寻切口、谋卡位。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为例,要充分把握前沿生物医药的技术风口,结合功能区拥有国际领先的DNA编码化合物库、西南地区最大数字医院京东方(成都)数字医学中心的基础优势,瞄准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领域、数字诊疗等融合技术领域,动态谋划高价值、高成长、高契合的新赛道。


1630389193296077331.jpg

成都京东方医院效果图


1630389226974052018.png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应“坚持主体集中、区域集中、资源集中,推动科技创新布局和城市空间格局有机融合”,并提出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要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源点”。

  《决定》明确了以空间匹配推动供需适配,进而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是做强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的重点与关键。具体来看,既要以“两区一城”区域为极核引领和战略承载,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更要聚焦若干产业功能区和高品质科创空间的联动发展,形成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赋能能力的“多点”支撑,整体构筑形成承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的多层次空间格局。

  未来,高质量建设产业功能区,要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导向,重点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创新成果产业化场景化能力的空间承载,完善“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科创空间)”产业创新空间布局层级。其中,产业功能区要立志成为多领域技术跨界融合、创新应用场景营造的主阵地,可充分利用产业功能区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集聚集成的优势,明确一个或多个产业细分领域作为主攻方向,在新技术横向跨界融合、新技术应用场景营造中塑造产业细分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产业社区和高品质科创空间要立志成为前沿引领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的发源地,突出高经济密度、高创新浓度的小尺度产业社区对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依托微尺度科创空间提供思想碰撞、知识交流、技术反馈的平台,纵向推进前沿创新深耕,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和主导权。以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为例,可在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三大主攻方向的基础上,打造一批具有显示度的产业社区,植入一批高品质科创空间,实现在6G研发、人工智能芯片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以及在量子计算、扩展现实等前沿技术领域的超前布局。


1630389346311004861.png

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产业社区——新川创新科技园


1630389373910094747.png


  《决定》指出,筑牢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发展的动力支撑,应重点围绕科技型企业培育、创新人才集聚、科创金融服务供给、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各类创新主体互利共生、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

  《决定》体现了为科技与经济双向互动提供创新生态营造的三大转变。一是由点状发力向链式生态布局转变。科技创新如同接力赛,每一环都需紧密相扣。在《决定》中多次出现“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政策支持+投资孵化+科技服务”等类似组合,更加注重要素链式集成对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的推动作用。二是由抓要素投入向抓要素生态转变。在创新主体中,强化建设高能级创新联合体,在科技服务中,突出构建科创项目遴选、商业模式辅导、产业资源对接、天使投资引导等全生态增值服务体系,让创新要素能够更好地开放链接、精准配置、赋能增值。三是由供给端研发向需求端牵引转变。创新活动由科学家主导向科技企业家主导转变,让真正善于发现市场痛点、了解市场需求的科技企业家能够在高校院所找到技术需求,从源头破解有技术没市场的创新困境。

  未来,高质量建设产业功能区,要把握各产业功能区的长板优势吸引要素集聚,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化-产业化”创新生态链中找位置,构建若干个“创新生态链节”。如技术优势型功能区可主攻“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生态链节,强化技术市场需求平台搭建,通过高能级技术交流大会、论坛等,吸引顶尖科学家、创新团队,营造“花香蝶自来”的引力场。服务优势型功能区可主攻“成果转化-产品化”的生态链节,着重提升服务集成整合能力,提供“投资+孵化+服务”等一站式解决方案。产业优势型功能区可主攻“产品化-产业化”的生态链节,推动传统OEM(品牌商品制造商,即代工企业)向具有全球供应链整合能力的集成生态型企业迭代升级,构筑面向复杂产品、大规模、开放的制造能力。


文中图片来源:成都日报、成都京东方医院官方网站、中新(成都)创新科技园开发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