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双向奔赴、“造血”赋能,区域联动实现“1+1>2”的聚合

2024-04-02 浏览量:1407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封面(1).png


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市辖行政区域之间地理位置有左右,经济发展水平有高低,特色主导产业有异同,如何统筹联动布局新质生产力、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探索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成都再行创新实践。去年成都创新提出“推进一三圈层区域结对联动发展”,区域结对联动发展取得了怎样的实效?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高璐进行了深入解读。


高质量合作共赢 

打开联动发展新局面


成都作出推动区(市)县结对联动发展决策部署以来,相关区(市)县立足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以共建结对联动合作区为抓手构建联动发展关系,在产业协作、招商协同、要素共保、服务共享等领域开展积极探索,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打开了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深层次协同发展、高质量合作共赢的联动发展新局面。

顶层设计迅速搭建。目前,结对区(市)县签订结对协议,制定联动合作工作方案,编制结对联动合作区规划,并构建起完善的结对联动工作统筹推进机制。例如,四川天府新区与邛崃市、成都东部新区会同双流区与简阳市、青羊区与崇州市等结对区(市)县成功构建“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合资公司”的联动合作机制,金牛区与彭州市等结对区(市)县组建了以“领导组织机构+工作专班+专项小组”为基本架构的结对联动组织体系,高质量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合作模式加速创新。结对区(市)县聚焦共建结对联动合作区,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联动合作新模式。例如,青羊区与崇州市以“研发+制造”“总部+基地”模式推动航空产业链跨区域布局,武侯区与金堂县采取“总部+”“电商+”“飞地园区”等方式共建淮州绿谷,成华区与蒲江县通过“前店后厂”“双向飞地”等模式开展区域联动发展。


1-图(1).png

淮洲绿谷规划效果图


合作领域逐步实现全面开花。结对区(市)县重点以产业项目招引为突破口,逐步向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等多个领域拓展延伸。例如,青羊区与崇州市以结对联动合作区为载体,在先期布局产业协作的基础上,目前正向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领域纵深推进;四川天府新区与邛崃市多次联合开展投资推介活动,并推动两地16对学校(幼儿园)、6对医疗卫生机构结对合作。


大力推进结对联动发展 

实现1+1>2的聚合效果


放眼全国,诸多有益经验值得参考借鉴。例如,深圳与汕尾合力共建深汕特别合作区,创新指标核算与财税管理机制,将合作区地区生产总值单独统计,明确财税管理与分成划分归属,建立“三方共赢”利益共享长效机制,形成了“造血式”的合作;杭州、宁波、温州等沿海城市与衢州、丽水等西部山区的县(市、区)结成对口协作关系,以土地指标“点对点”调剂、专项资金支持为重点,探索创新产业、科创、消薄、生态等“飞地”“反飞地”“双飞地”合作模式,极大拉近“山”与“海”的距离。

从先发城市联动发展经验可以看出,结对联动并不是单向对口支援,而是双方通过拉长板、补短板,实现‘1+1>2’的聚合效果,建议:

一是成都应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结对联动发展,高标准编制结对联动合作区规划,制定出台专项配套政策,加快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和考核评估体系,以大城市带动大郊区的方式全面提升郊区新城功能承载。

二是鼓励结对区(市)县因地制宜选择合作共建、飞地园区、托管建设等结对模式,着力在空间、产业、资源、要素、服务等更广更深层面探索联动发展新路径,打造区域结对联动发展标杆典范。


原文刊载于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和成都日报联合主办的《成都经济观察》(2024年3月15日《成都日报》第07版),有删改。


2-作者简介(1).png


文中图片来源:“成都发布”微信公众号、图虫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