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为园区发展注入“信”动能 —— “信用+园区”模式的成都探索

2024-03-19 浏览量:1810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封面(1).png


产业园区是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研发等多种要素创新集聚和发展的平台。提升园区治理水平,将有利于激发产业、企业发展活力,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形成。当前,为优化园区治理,一些地区先行先试,基于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创新性地推动信用建设入园人企,打造了具有特色的“信用+园区”模式。成都多个园区也正在探索将园区治理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聚焦产业、企业发展所需打造了多个“信用+”应用,相关实践经验值得关注。鉴于此,本文基于对成都部分园区探索“信用+”应用情况的调研,结合国内其他城市经验,提出成都以信用赋能园区发展的思考,以期为进一步增强园区服务功能提供参考。


1-标题(1).png


为了解成都“信用+园区”建设的实践探索情况,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智慧治理研究所组成调研组,走进双流、郫都、新津等区(市)县开展实地调查,从企业信用信息归集整合、入驻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和园区信用融资贷款等方面研究成都“信用+园区”建设现状及特点,为进一步加强成都“信用+园区”建设总结经验做法、提供案例参考。


2-图(1).png

调研组在双流、新津、郫都等区(市)县产业园区开展调研


(一)加强信用信息归集整合,助力企业画像更加准确


信用信息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资源,也是园区开展特色信用工作、探索“信用+”应用的关键所在。紧密围绕产业功能定位、入驻企业特点,将园区内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归集整合,是探索“信用+园区”建设的首要前提。在调研中发现,双流航空经济区、新津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通过打造信用信息平台、建表建库等方式,对入园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摸底建档,为园区推进信用建设打牢“基础桩”。

双流航空经济区在全市工业园区率先打造智慧园区企业信用大数据平台——“西航智慧信用云”。通过对园区内1315家企业进行摸排调研,创新建立含112项大类指标、783项细类指标的园区企业信用量化评价体系,叠加企业名称、证照、简介、入驻时间、产业类别、经营收入等基本数据,综合形成每家企业的数字档案,为园区融合运用信用信息等多源数据实现入驻企业“画像”提供了基础支撑。


3-图(1).png

“西航智慧信用云”平台的企业数字档案


新津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以建表建库的形式,主要通过协调共享跨地区跨部门信用信息、辅以大数据监测,多渠道归集园区内入驻企业信用信息,为各家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基于企业信用档案,园区对企业登记注册信息、行政许可信息、税务信用信息、招标投标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经营异常信息、司法诉讼信息、失信被执行人信息、限制高消费信息等关键信用信息进行记录和动态更新,为园区更为全面地掌握、更为及时地预警企业信用状况提供了数据支持。


4-图(1).jpg

新津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


(二)建立信用评价工作机制,助力园区服务更加适配


以入驻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推进园区治理优化,是园区融合信用信息创新工作模式的目标所在。在调研中发现,双流航空经济区、崇州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都江堰市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基于企业信用信息探索开展入驻企业信用评价,通过开展信用评分、信用等级评价,引导企业提高信用意识、提升发展水平。同时,还以企业及人才发展需求为重点,以企业信用评价为参考,分层分级实施治理措施,优化园区资源配置、提高园区治理效能。

为更好满足入驻企业“诊断”服务需求,双流航空经济区基于信用信息归集基础,依托“西航智慧信用云”推出园区核心信用产品——企业信用医生。在延续由产业研究机构专家为园区内企业所在行业、所属产业、发展规模、发展阶段等进行人工诊断的传统做法基础上,探索建立人工智能算法模型,为企业提供由“西航港经开区信用医生”出具的数字化“把脉诊断报告”,为企业在创新发展、加强合规性等方面提供更为及时、全面的建议。此外,双流航空经济区还结合企业在用电、员工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需求,引入“信用赛马”机制,为信用状况好的企业优先提供帮扶支持,为园区信用A类(即最高等级)企业优先提供定制化服务,有效促进了园区内千余家企业信用水平和园区治理效能的“双提升”。


5-图(1).png

“西航智慧信用云”平台的园区企业分类综合评价


为更好满足入驻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崇州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都江堰市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着重开展了企业金融信用分类工作。基于园区内企业信用信息等数据,通过评定红名单企业(园区金融信用示范性企业)、白名单企业(园区金融信用重点关注和优先培育企业),实现金融知识辅导、融资培育、路演推介、产品培训等服务的分类供给,使园区内企业获得更具针对性的金融资源,同时引导、指导园区内企业进一步提高信用水平。


6-图(1).jpg

崇州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探索整体授信创新模式,助力融资信贷更加易得


在调研中发现,由于企业在融资贷款方面存在共性难题,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郫都区中国川菜产业城、双流航空经济区还在探索推进由园区联合银行推出园区专属信贷产品、实施“整园授信”、将产业链上下游聚合为“信用共同体”等模式,释放园区集聚效应,引入金融资源支持园区建设,更好发挥信用赋能企业融资作用。

在园区联合银行推出园区专属信贷产品方面,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委会牵头并联合其园区平台公司生物城集团推出以“银政”模式打造的政策性金融产品“Bio产业贷”。采用“银政合作”模式,一方面由管委会进行风险承担,通过平台公司带动银行为园区内企业发放贷款;另一方面,管委会给予企业一定的融资成本补贴,以更加有效地实现风险共担、成本降低。


7-图(1).jpg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在“整园授信”方面,郫都区中国川菜产业城把信用赋能企业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抓手,基于产业园区产业聚集特点,将园区作为经济整体,以园区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打包引入金融资源。2022年,中国川菜产业城授信额度高达20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低于平均利率水平0.33个百分点,以园区整体信用的提升实现了面向园区内企业信贷投放的“量增价减”。


8-图(1).jpg

郫都区中国川菜产业城


在推动打造供应链金融“信用共同体”方面,双流航空经济区以园区内的川开电气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依托川开电气入驻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优势,构建“政府+银行+产业”体系,着力提升川开电气中小供应商企业信用价值,赋能中小供应商企业基于对川开电气的应收账款获得更加低息、快速的信贷支持。截至2023年末,园区的银行机构累计为川开电气中小供应商发放应收账款融资35笔、5544.9万元。


9-标题(1).png


目前,国内其他城市也在积极探索“信用+园区”建设。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起步在先,在“信用+信用信息归集”“信用+企业评价体系”“信用+融资贷款服务”等方面颇具亮点。


(一)信用+信用信息归集


国内部分城市在推进园区“信用+信用信息归集”方面,注重将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相结合,立足园区发展需要构建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或平台。如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将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数据范围分为三大类,即信用基础数据、信用动态数据、信用社会化数据。信用基础数据和动态数据主要包括经营、信贷等方面数据,主要由企业和金融机构负责提供,部分由信息平台运行产生,信用社会化数据由管委会、数据合作方以及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提供。数据库解决了管委会、企业、金融机构、公共事业部门等各方的信息互通问题,数据收集后,还将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在数据处理中应用数据反欺诈模型和反欺诈工具,剔除冗余数据,提高数据质量。


10-图.png

张江高科技园区


(二)信用+企业评价体系


国内部分城市在推进园区“信用+企业评价体系”方面,一是注重将公共信用与园区产业相结合,打造特色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如北京大兴机场临空区出台《临空区行政审批相对人信用信息归集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在评价标准制定方面,将市级“公共信用”与临空区“特色表现”相结合进行评价。针对信用评定良好的企业,园区在产业、人才等各类政府优惠政策实施中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支持。

二是注重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在园区嵌入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如广西南宁出台打造“信用园区”试点工作方案,构建信用评价模型,并根据园区企业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企业,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等措施,推行“无事不扰”“企业安静日”等管理制度;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企业,采取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等措施,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惩戒。

三是注重以信用评价为牵引,激发园区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如广州南沙以园区产业特色为契合点,对标香港科技园等产业园,试点开展园区生物医药领域可信数据服务,为园区诚信企业提供第三方可信数据系统关于药物研发、生物分析应用等方面数据深度挖掘及协同合作服务,引导企业形成“越守信,越支持;越守信,越发展”的良性循环。


11-图(1).png

广东医谷•南沙生命科学园(一园)


(三)信用+融资贷款服务


国内部分城市在推进园区“信用+融资贷款服务”方面,注重园区与金融机构间的信用信息数据,使园区、金融机构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企业信用状况、联动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如苏州工业园区打造“园易融”平台,通过标准数据接口获取具有园区特色的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信息和信用审查结果。上线“智能评审”模块,对照政策性产品的准入要求,运用企业信用信息智能判断,实现审批自动化。此外,基于企业授权,“园易融”平台向合作金融机构提供企业信用数据共享服务,园区合作金融机构银行可依据企业的信用信息判断贷款资质、打造信贷产品、实现差异定价,为不同信用状况的企业提供个性化信贷服务。


12-图(1).png

“园易融”平台


13-标题(1).png


成都在园区信用信息归集整合、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整园授信”模式发展等方面有探索、有措施,但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在园区企业“信用画像”、信用场景拓展、产业链供应链集群金融信贷模式落地等方面尚有极大探索空间。结合本地调查与对标研究,提出以下思考建议:

一是探索为“信用+园区”建设推出试点指引,引导园区规范开展信用信息采集应用工作。从调查情况来看,成都目前未在“信用+园区”建设方面作出顶层设计,一些园区在探索过程中,多采用调研走访等方式收集企业信用信息,难以保证信用信息质量及更新频率。同时,园区在对接共享市级、区(市)县信用信息数据,以及面向金融机构等市场化服务提供信用信息数据方面尚无健全的制度依据,如何高效获取、合规使用园区企业的信用信息,也面临一定困难和风险。

对此,建议探索推出“信用+园区”建设试点指引,由区(市)县社会信用主管部门在园区合规共享应用公共信用信息数据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还可指导园区定期将入驻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及场景应用情况等相关信用信息数据上传至各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使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更加丰富,为更加精准的开展 “产业画像”、制定涉企政策等工作提供助力。

二是探索为“信用+园区”建设配套措施,支持园区加大信用应用场景建设力度。调查中发现,以园区企业金融信用分类、获得融资贷款工作为例,开展此类信用工作的园区一般有赖于所在区(市)县相关部门及人行的政策支持。但相关政策有效期较短,一旦失效,一些园区将难以持续推进相关信用应用场景建设工作。

对此,建议区(市)县社会信用主管部门针对“信用+园区”建设进一步开展调查,立足本地园区的信用应用需求,完善、延续相关配套支持措施。如完善园区企业金融信用分类和“整园授信”机制、园区与金融机构共享共用园区企业信用评价结果机制、园区信用良好企业免检机制和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快审快享”绿色通道等,为园区深化信用应用场景建设提供必要支持,助推园区更好地实现“以应用促信用、以信用促发展”。

三是探索将“信用+园区”建设纳入监测体系,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从调查情况来看,“信用+园区”建设在成都尚属于“自选动作”,尽管已有园区在主动探索,但数量偏少,且园区之间对于信用建设的交流沟通不充分,好的做法未及时进行总结推广、迭代升级。

对此,建议探索通过将“信用+园区”建设作为观察指标或以典型案例征集的方式,纳入全市信用监测工作,引导区(市)县、行业主管部门关注“信用+园区”建设动态,鼓励园区以信用建设增强竞争力,打造“信用+园区”“信用+产业建圈强链”创新案例,提升园区常态化运用信用赋能服务升级、促进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14-作者简介1(1).png

15-作者简介2(1).png

16-作者简介3(1).png


文中图片来源:成都日报、双流航空经济区管委会、“浦东发布”微信公众号、广东医谷官方网站、“园易融”平台、图虫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