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平衡“新”与“旧” 激活城市发展新引擎

2024-01-25 浏览量:3506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封面(1).png


城市是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就必须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要夯实传统产业,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通过科技创新,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打造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成都在产业发展中,如何平衡“新”与“旧”的关系?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丹进行了深入解读。


1-标题(1).png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未来产业正在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但需要注意的是,产业发展是一个动态历史进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并不意味着要把传统产业当成所谓的“低端产业”。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主体”,是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母体”,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载体”。我国的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对当前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不可或缺。

2023年12月29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主要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体现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整体价值提升和过程改造并重的导向。一方面,注重结果端的价值提升。以提增效益为导向推动传统产业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孕育新产品、新模式,实现传统产业“老树新芽”的增量崛起。另一方面,注重过程中的升级改造。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为导向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传统产业的存量变革。

具体到成都来说,成都的传统产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产品多样,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筑未来发展优势的中坚力量。经过梳理发现,汽车、食品、石油化工、建材、装备制造、冶金、家具制造、服装8个传统产业市场主体数量在成都规上工业企业总量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吸纳了全市超一半的工业就业人口,贡献了全市规上工业约三分之一的营收和超四成的税收,实现了全市规上工业近四成的利润,盈利能力更是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¹,可以看到,传统产业在成都对吸纳就业、创造税收、支撑城市产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直接关乎成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全局。


2-图(1).jpg

沃尔沃汽车成都工厂生产线


目前,成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情况还需要加强,传统产业的集群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形成新产品、新模式的转型动能,传统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的需求有待进一步挖掘。未来,应以“需求牵引、创新驱动、品牌赋能”为重点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融合化升级,以“需求挖掘、链主领航”为重点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从而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再造新优势。


1706154549723076468.png


实现新旧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应对发展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办法,有助于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与周期性问题。具体来说,其路径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点-链-面”:

第一,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创新突破,这是关键“点”。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坚持需求导向,让企业实实在在的技术需求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从2022年在蓉高校院所技术转到本地的承接对象来看,成都创新型企业主体作用突出,占比达到56%。但是成都创新型企业群体的规模体量仍不够大,技术需求释放仍不够充分,在牵引在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方面仍有进一步施展的空间。

未来,成都应进一步强化创新型企业这一群体,在识别、吸纳、转化本地科技创新成果的同时,通过“强化评价、优化服务”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通过“免费诊断+解决方案”充分释放创新型企业潜在技术需求,通过“搭建平台、培育中介”提高供需信息链接能力,通过“制定榜单、定向研发”完善创新型企业靠前参与机制,加快形成“释放需求—链接需求—匹配需求”的创新型企业需求牵引的在蓉高校院所技术成果转化模式。

第二,在上下游、行业间,要进一步发挥各类创新平台、中介机构中技术经纪(理)人的作用,这是关键“链”。技术经纪(理)人作为既懂专业技术、又懂商业化逻辑的复合型人才,在链接技术与市场、畅通供需话语体系的“桥梁”作用显著。针对当前成都技术经纪(理)人群体规模小、社会认可度不高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技术经纪(理)人“高校培养+独立职称晋升+奖励提成”的全成长周期培育路径,对标北京、上海等开展“初级-中级-高级”技术经纪专业职称评审,增设高级职称评定、晋升通道,探索从业佣金制度、信用积分制度等多元化的奖励制度。

第三,在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禀赋上,要注重发挥在蓉“国之重器”等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的引领带动效应,这是关键“面”。成都可增强对“国之重器”溢出效应的承接能力,充分借鉴上海、深圳、合肥经验,构建“国之重器—地方政府—多元战略伙伴”创新联合体,形成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引领,以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为支撑,以天府实验室为衍生转化平台,以产业园区为空间承载,以“链主”企业为产业载体的“创新丛林”。


4-图(1).jpg

天府实验室


5-标题(1).png


不同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是走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增长路径,而是以新兴技术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能够有效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

成都拥有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大科学装置,成功创建了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超高清视频)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也在去年正式揭牌。正是这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资源加持,使得成都在基因及(干)细胞治疗、航空发动机等新兴产业领域具备不断催生新领域新赛道的能力,也在先进核能、超级高铁等战略性、颠覆性技术领域具备催生未来产业的潜力,为成都接续孕育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土壤和养分。


6-图(1).png

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上,成都的动作也不可谓不快。1月8日,成都市出台《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措施》,彰显了成都以突破科技成果产业化关键环节,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动作为。未来,成都将在前沿生物、先进能源、未来交通、数字智能、泛在网络、新型材料六大重点领域24条细分赛道,以5个方面共计14条政策措施,前瞻培育未来产业。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成都对于未来产业的创新培育生态体系的打造。

作为新生事物,未来产业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其发展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对既有政府投入产出考核机制提出新挑战。针对这一特点,成都将未来产业纳入成都天使母基金的重要投向,组建未来产业天使子基金,建立天使子基金精准发榜机制,并探索拉长天使投资基金考核周期,这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培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撑。

但是,要想进一步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环境,成都还应当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比如,建立健全政府天使资金投向未来产业的“容错”机制,特别是财政性资金进行天使投资,也要有相对应的包容审慎的“容错”机制,特别是对于国有创投企业,在实行周期性滚动考核的基础上,既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加强专业支撑,从而确保决策机制独立性,也要逐步探索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和尽职免责制度。只有以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队伍中来,形成“金字塔”形的梯次人才结构,让未来产业不断形成和发展壮大。


原文刊载于成都日报·锦观智库(2024年1月12日《成都日报》第06版:理论周刊),有删改。


7-图表(1).jpg


8-作者简介1(1).png


文中图片来源:成都日报、“成都高新”微信公众号

文中注释说明:

1. 内容所述为2021年数据,数据来源于《成都市统计年鉴2022》《成都市人口普查年鉴2020》。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