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航空“流量”持续刷新,成都如何进一步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

2023-11-30 浏览量:2220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旅客吞吐量既是机场的重要生产指标,也是一座城市经济社会活力的直接体现。2023年11月23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实现从“1000万+”到“4000万+”连续三个千万级阶梯的跨越。“三级跳”后,成都如何进一步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廖清凤提出“通道先行+两场协同+港产联动,进一步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的观点。

2021年6月天府国际机场通航后,成都成为全国第二个拥有双4F级国际机场的城市。在“两场一体”协同运营模式下,成都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成都天府、双流“两场”旅客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双机场累计起降航班25.4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3458.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4.0万吨,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1-图(1).jpg

2023年11月23日11时03分,天府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


发挥航空枢纽作用聚势引流、激发城市开放活力,是成都参与国际竞争的题中之义。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为成都进一步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提供了新的指引。对此,成都可通过“通道先行+两场协同+港产联动”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为四川省、成渝地区乃至西部地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推动外建大通道内建大网络,提升国内国际通达效率。航线网络是航空枢纽的核心支撑。国际方面,可重点瞄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等区域,拓展与全球主要客运枢纽航线高效衔接的洲际10小时、亚洲5小时航程圈。国内方面,深化共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巩固提升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的航空快线,建设覆盖广泛、深度通达的“干支结合”国内航线网络。

二是深化机场协同高效运行,提升“交互窗口”服务效能。一方面,可探索创新全货机运力与腹舱运力的协同运行模式,争取民航局开展“空空中转”业务试点,持续完善中转产品,增强双机场的服务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大力推动高能级基地航空公司、航空物流集成商等落地,进一步提升空港客货运集散能力。

三是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筑牢对空港流量的支撑作用。成都正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枢纽与产业融合大有可为。一方面,可围绕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方向,甄别筛选适空的重点产业环节,加大培育力度,做强本地适空高附加值产业,增强产业供应需求与枢纽通道建设的适配性。另一方面,可发挥中国商飞、空客等在蓉“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打造临空制造新链条;抓住世界运动会等契机,加快导入培育保税消费、会议会展、航空租赁等临空服务新业态,提高商品服务流量带动力。


原文刊载于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和成都日报联合主办的《成都经济观察》(2023年11月24日《成都日报》第08版),有删改。


2-作者简介(1).png


文中图片来源:成都日报、图虫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