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走进郊区新城,看成都城乡融合改革基层实践

2023-08-08 浏览量:6263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自2019年底获批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来,成都西部片区着力破解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和机制障碍,不断探索改革的实现路径和形式。2023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再一次强调“要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为此,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着眼成都城乡融合发展的基层实践创造,走进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的主战场“郊区新城”,围绕镇、村城乡融合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实践经验开展实地调研,为成都在更高起点上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验提供启示。


2-标题(1).png


在崇州市“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核心示范区,白头镇充分利用背靠大农田、大湿地、大项目的区位优势,针对农村的地用不上、用不好的困局,紧紧围绕农旅融合发展,探索土地盘活利用新途径。通过农田、农房、农事与景区、村庄、载体联动发展,为农村土地重新赋予新用途、新价值,走出了一条以景农一体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再造路。2022年,白头镇五星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80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基本实现99%的农户集中居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90%以上。


3-图(1).jpg

崇州市白头镇


主要做法


一是建新居、促流转,多渠道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依托崇州市全国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改革试点,白头镇主动破解乡村资源分散、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一方面按照景农一体的村庄规划理念,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集中统一规划建设了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农民新居、桤木河生态景观带,推动乡村资源从分散走向了集中,为闲置资源的可盘活可利用创造了硬件条件。另一方面,坚持村集体主导、社会参与、村民自愿,对闲置农房和宅基地采取出租流转、合作经营、农户自营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建成了五星村五星春天酒店、大雨村鲜道·幸福里、崇州市农村党员教育学院等多种景农一体的空间载体,让农房变成了客房、农民变成了股民,乡村闲置资源得到了多元化利用。

二是破边界、强机制,推动农村资源资产持续高效利用。针对乡村资源分散的特点,白头镇以镇级片区规划编制为抓手,采取全域“片区开发、整体策划、一体招商”方式,对片区内国家AAAA级景区、农业产业园区、特色林盘项目进行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依托“天府粮仓”重点片区建设,成立全镇16个村(社区)联合控股投资的慢享白头农旅公司,建立统一收储房源、统一招商引资、统一产业标准、统一共享客户、统一协调服务的乡村产业业态管控机制,对乡村资源资产进行规范化、市场化、标准化管理,不仅提高了村级资产运营管理效率,而且带动乡村旅游迈向市场化发展快车道。


基层声音


4-图(1).png

白头镇主要负责人在调研中谈到,目前全镇通过整合各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成立了全镇16个村(社区)联合控股投资的慢享白头农旅公司,对全镇乡村资源资产进行统一管理,串联了全镇多个乡村旅游景点,统一设计打造旅游线路,联合开发乡村研学旅游、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多业态,为白头镇持续做大做强乡村旅游注入了更强的集体动能。


调研启示


“地”的问题历来是阻碍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村产业转型的重要瓶颈。由于流转制度不完善,土地闲置与紧缺现象广泛并存。白头镇的基层实践总结梳理出以下启示:

一是乡村的土地怎么用、用在哪里,应由产业发展方向决定。白头镇在坚持土地用途管制原则基础上,紧紧围绕乡村旅游这一主题,灵活运用农民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等资源,有效破解了“农村的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的难题,也解决了过去长期土地增值收益“取之于农,用之于城”的问题。

二是在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和提升土地收益的过程中,仍面临观念性和制度性管理障碍。白头镇通过科学规划、跨村合作、环境建设、组织设立、业态规范等多种举措,探索建立乡村长效运营机制,为持续推动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5-标题(1).png


作为成都郊区新城唯一的省级百强中心镇,竹篙镇已拥有近五十年的食用菌种植历史,是金堂县食用菌产业重要承载地。近年来,针对乡村产业效益不高、特色不明显的问题,竹篙镇立足本地特色,聚力建设金堂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和根植性的食用菌全产业链,解决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近万人,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2022年,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万元,较2020年提高24%,累计引进培育成都如珍、雅乐鲜、三邦菌业等食用菌全产业链企业20余家。


6-图.png

金堂县竹篙镇


主要做法


一是建园区、强环节,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竹篙镇依托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农民工回乡创业园建设,联合企业和科研院所推动食用菌产业从生产种植环节向两端延伸。在产业链前端规划建设了食用菌研发中试基地,成功引入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级菌种资源库项目;在产业链中后端建成了食用菌速冻、高品质脱水产品、调味品、提取物等多条加工生产线,不仅提升了食用菌生产加工能力,而且进一步巩固了本地特色产业优势,以城带乡打造形成了“新雅轩”“山邦菌仙”“豪友”等多个食品品牌,带动特色农产品实现就地加工增值。

二是补短板、优环境,提升人口与经济综合承载力。竹篙镇不断强化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建设,一方面依托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打造绿色食品加工片区邻里中心、人才公寓,加快建设研发办公楼、实验楼、职工食堂、市政基础道路等配套设施,为提升食用菌产业园区承载力创造更加完善的硬件环境。另一方面聚焦本地就业创业人群的生活需要,向上争取新型城镇化财政资金支持,将竹篙中学、竹篙客运中心、竹篙污水处理厂等公服配套设施进行打捆布局、建设竹篙新城,打造了金堂县返乡创新创业主题公园——金雁公园,吸引了更多返乡人员回乡就业生活,让竹篙镇的城乡产业联系有更加完备的公共服务配套支撑,助力竹篙镇从曾经的“打工经济”转型为“返乡创业经济”。


基层声音


7-图(1).png

在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园三期项目施工场地,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随着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园三期项目的绿色食品加工片区邻里中心、人才公寓的建成,将加快实现园区生产与生活配套服务的全面衔接。


调研启示


传统农业附加值普遍较低,生产经营风险较大,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是增强城乡共富能力的关键。围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竹篙镇的基层实践总结梳理出以下启示:

一是农民种什么、养什么,要跟着市场走,做好乡村产业“特”字文章。竹篙镇将根植本地的食用菌种植优势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搭平台、延链条、育品牌,通过引入补链强链的产业化项目,大力推动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不仅解决了农业品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而且将特色产业优势转化为城乡共富优势。

二是为更好满足进城农民的就业生活需要,要注重提升中心镇人口和产业承载力。竹篙镇通过强配套、优布局、建新城多措并举,将现代农业生产与进城农民就业生活统筹考虑,让进城返乡的农民进得放心、留在农村的农民留得安心,城镇与乡村通过协同联动相得益彰。


8-标题(1).png


       西来镇铁牛村,依托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实现了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聚集。尤其是在麦昆塔规划设计中心总规划师施国平等一群新村民带动下,铁牛村以农业为核心、农民为主体,不断突破城与乡的生产生活边界,合力营造出一幅幸福宜居的乡村现代生活新图景。2022年,铁牛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7.8万元提高到2022年的36万元,乡村旅游收入达800万元,建成有机种植示范区和都市现代农业体验地1000亩,丑美生活馆、铁牛妈妈的餐厅、匠心民宿等新消费场景20余个。


9-图(1).jpg

蒲江县铁牛村


主要做法


一是强产业、创业态,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在“一产”农业种植环节,新村民依托成立的村企联合体即丑美铁牛田园度假村有限公司,流转承包了本地村民的40亩果园,带动200余户本地村民开展生态果园的规模化绿色化种植;在“二产”农产品加工环节,新村民通过研发果酱、果酒、巧克力等生态农创产品,积极链接城市销售网络、打响生态品牌知名度,与本地农户共享农产品增值收益;在“三产”农文旅融合环节,新老村民共同打造丑美果乐园、铁牛妈妈的餐厅等乡村消费体验新场景、创设村级参观导览服务、延伸发展生态认养农业,不仅增设了更多服务业就业岗位,多渠道激发了本地村民的参与热情,而且推动村民本地就业渠道从农产品种植向导鉴员、培训师、服务员等多职业拓展。

二是建空间、办活动,新老村民文化生活共融。通过盘活村中闲置资源,新村民与本地村民共同打造党群服务、社区融合、乡村双创、乡村人才、游客接待“五个中心”,搭建起与本地村民共议、共享的文化交流空间;同时开设了铁牛大讲堂、铁牛夜话、时尚文化和技术培训课程,向本地村民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现代生活理念,探索建立新老村民协商共建机制。新村民还利用举办丑美生活节、低碳生活节、低碳主题展览、周末体验营等不同系列文化活动的机会,与村民互动开展太极、乒乓球、跳操等社区体育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更多的村民形成开放、多元、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


层声音


10-图(1).png

作为铁牛村第一批新村民,总规划师施国平在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入驻铁牛村时,他的回答是因为这里天然的生态果园、自然的生态环境和便利的生活设施,让他和他的伙伴们愿意携带家眷在此扎根创业。


调研启示


当前,农村普遍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均受教育水平低、人口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等多重问题。城乡融合发展迫切要解决的不只是乡村“劳力”问题,更需要解决的是乡村“脑力”问题,从而逐步带动农业就业结构、农村人口结构的优化。铁牛村的基层实践总结梳理出以下启示:

一是美的环境、好的设施、优的配套是乡村能够成功吸引人才的前提,而政府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来镇铁牛村正是依托蒲江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大力开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现了环境品质提升。因此,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乡村吸引人,政府公共财政应优先向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上倾斜。

二是乡村发展需要热爱农村、懂市场、懂产业、懂技术的人才,才能真正解决城乡要素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等方面的难题。下一步,应重点围绕城市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深入探索人才入乡返乡激励机制,推动人才、技术等要素更多流向乡村,让这部分人在乡村也保有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是入乡人才要与乡村产业、乡村生活发展联系,才能真正带动本地村民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铁牛村的新村民在土壤改良、品种培优、品牌营销、消费场景营建等方面为铁牛村出谋划策,不仅让村民实现了收入增收,同时潜移默化地促进村民文化素养的提升,有效促进了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11-标题(1).png


王泗镇庙湾村将村容村貌整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重构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改革内容,不仅成立了庙湾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及全县首家村集体经济经营性企业,而且建成了村民食堂、子湾讲堂、风筝文化体验馆等多处集体资产,成功突破了村集体经济活力不足、集体收入来源单一、村民积极性不高的发展困局。2022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3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200万元,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四好村”“第四批省级传统村落”、成都市“十大人居环境优美村”,村民有活力、集体有力量是走访调研庙湾村后的最大感受。


12-图(1).jpg

大邑县庙湾村


主要做法


一是立公约、提风貌,营造村美人和庙湾。庙湾村党委主要负责人在调研过程中表示村风民风的提升、村容村貌的改善是庙湾村成功引进资本、引驻企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前提。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制定“林盘公约”“建设公约”“产业公约”,组建林盘治理委员会,针对绿道、微绿地、经营场所等公共空间与村民共商共议、共同管护,不仅成功搬迁林盘坟墓214座,保护提升了本村原生态的川西林盘肌理风貌,而且规范了村民自主经营的产业准入和行为,将业态发展方向确定下来,防止产业“乱象”。

二是建机制、聘能人,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庙湾村通过创新性设立三级集体经济组织架构(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村级集体资产公司、特色化产业项目公司),成功引入市场主体、社会投资人联合村集体打造各类“林盘+”场景营造特色化项目,如花田绿道、大田景观、主题式林盘院落、风筝文化体验馆、银柳产业全链条体验等,不仅拓宽了本村“5060”人员的就业和增收渠道,让本地村民有了更多就业选择。同时聘用本村返乡能人担任村级集体资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与本地村民建立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本地村民搭上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快车。


基层声音


13-图(1).png

据庙湾村集体资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介绍,之前他本人考察过成都多个村庄,但是庙湾村路边一个小小的烟头改变了他的想法,村民主动拾起烟头放入垃圾桶,让他看到了良好的村民素质,这也是打动他到庙湾村开展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研启示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清产核资、身份确认、股份量化完成后,面对村集体经济如何有效运营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庙湾村的基层实践总结梳理出以下启示:

一是尊重村民、组织村民、发动村民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前提和保障,要在关注村民的口袋是否富裕的同时重视村民的脑袋是否跟上村集体发展实际需要。庙湾村以村规民约提升村风民风,不仅引导村民共商共管,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历史文化村落的原貌,而且提升了村集体对农民的带动力和影响力,让村级集体经济在村美人和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发展。

二是针对村集体缺资金、缺人才等普遍性问题,要多渠道引入市场力量,通过村集体资产市场化运营,为实现农民共同致富注入发展动能。庙湾村采取创新集体经济组织架构、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聘用乡村职业经理人等多种方式,健全村集体资产市场化运营机制,有效保障了农民和村集体收益的稳定增长。


近年来,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持续跟踪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从前期深度参与编制《四川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到后续多次走进成都郊区新城多个县(市)、镇、村,深入倾听基层干部、原住民、新村民、新农人、乡村职业经理人的声音,积累形成了富有价值的成都乡村改革第一手资料。2023年,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陆续在农村居民市民化、县城和中心镇新型城镇化、市域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围绕城乡融合改革相关领域积极在成都市内主流媒体发声,以期为成都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和新型城镇化贡献智库力量。


14-作者简介1(1).png

15-作者简介2(1).png


文中图片来源:成都日报、“竹篙新城”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