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

首页 > 高质量发展

上海建设40个特色产业园区,成都可以学到什么?

2022-01-20 浏览量:1001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产业空间载体是有效承载城市发展核心功能,精准匹配先进要素推动产业聚集群发展的核心平台。上海将“园区经济”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并在知名品牌园区示范引领下,进一步提出打造40个特色产业园区。成都提出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将建设产业功能区作为提升重点产业承载能力、增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支撑,但由于发展阶段和能级位势存在差异,成都产业功能区的竞争力、影响力、吸引力与上海特色产业园区相比还存在差距。

  为了明确优化方向、找准发力点,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成立专题调研组,对上海特色产业园区进行了跟踪调研,深入学习上海特色产业园区在建设理念、发展思路、制度设计、要素配置和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经验和亮点,形成了关于上海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调查研究报告,以期为成都高水平建设产业功能区提供参考。

 

 1643167860828065821.png

 

(一)建设理念:以建强城市核心功能为出发点,强调高端产业细分领域的引领作用

 

  调研组:上海建设40个特色产业园区的背后考量是什么?

 

  上海:立足承接国家战略要求、实现城市战略目标,上海将建强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和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作为发展“园区经济”的出发点,并以建设40个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的特色产业园区为重点,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以特色产业园区支撑城市核心功能建设,强调以极具比较优势的细分领域为引领,聚焦聚力引进重大产业项目造势赋能。在此基础上,上海明确提出特色产业园区要瞄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在线新经济七大优势领域的科技前沿和价值链高端,尤其指出要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领域加强源头创新、塑造竞争优势。

 

(二)发展思路:以小尺度空间为核心区域,强调在“高地上建设高峰”

 

  调研组:40个特色产业园区与上海现有成熟开发区和品牌园区的关系是什么?

 

  上海:上海发展“园区经济”突出高投资强度、高创新浓度、高经济密度的小尺度空间对资源要素的集聚和辐射效应。特色产业园区正是上海依托已有成熟开发区,重磅打造的3-5平方公里、空间布局紧凑的千亿级特色产业集聚区,将充分发挥其“头雁”效应带动全市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了临港新片区、张江高科技园区、虹桥商务区、闵行开发区、国际汽车城、上海化工区等知名成熟园区在产业基础和运营管理方面的高地优势,通过实施特色产业园区“高峰引领”计划,聚力提升园区全球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打造成为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尖兵”。

 

1643167993160078802.png

图1  上海虹桥商务区

 

(三)制度设计:以特色产业园区为主题,注重发挥实际层面的统筹协调作用

 

  调研组:特色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有什么创新点?

 

  上海:围绕特色产业园区高水平建设,上海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投资的若干政策措施》《投资上海:特色产业园区》等专项文件,以特色产业园区为主体打破行政区划,统筹推进规划建设、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设计。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注重“市区镇”三级联动为特色产业园区提供全方位支撑和保障,其市级层面的统筹具有宽覆盖面、强约束力、高精细化程度的特征。在统筹产业布局方面,上海充分发挥产业地图对重大产业项目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环节与资源价值区段相匹配的原则进行跨区域布局。在统筹招商引资方面,上海成立招商领导小组,建立市领导联系重大产业项目制度,由市领导对口联系推进总投资100亿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由市级部门委派服务专员协调推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项目,进一步提升项目招引的对话层级。在统筹资源分配方面,上海建立由市政府领导主抓,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市规划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统计局协作的“腾笼换鸟”专项工作推进机制,加速优化存量空间。

 

 1643168077505065486.png

图2  上海特色产业园区制度设计示意图

 

(四)要素配置:优化土地资金供给方式,突出对优质项目的要素保障

 

  调研组:上海建设40个特色产业园区在资源高效配置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上海:推动要素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是上海提高特色产业园区经济密度的重要手段。上海自2016年起连续多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低效用地减量”目标,鼓励低效园区采取回购、节余土地分割转让等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推进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同时,积极探索楼宇产业、混合用地和综合型产业用地等改革举措,不断丰富空间形态。当前,40个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更加突出以好项目“不缺土地”“不缺资金和政策”为导向。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通过强化土地、资金、政策等要素保障,实现了让“土地等项目、厂房等项目、指标等项目”。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上海提出放宽重大产业项目的土地出让年期,并对三大先导产业领域的重点项目实行优先供地。通过提高产业用地容积率下限,支持土地滚动收储、及时供地等方式,为优质重大项目的优先快捷供地做好土地储备,完成腾挪的近期可用产业空间超过36平方公里。在资金要素支持方面,设立先导产业基金、新基建信贷优惠专项、先进制造业中长期信贷专项资金、园区二次开发基金“4个1000亿”,鼓励金融机构为重大产业项目制定一系列“服务包”,充分发挥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五)营商环境:为市场提供专业化服务,突显营商环境的品牌化打造

 

  调研组:上海市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4.0版改革,这为特色产业园区企业引育带来了哪些政策支撑和机制创新?

 

  上海:上海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全面推动营商环境“1+2+X”改革¹,强化专业化服务供给,为企业营造优越的营商环境。在上海“店小二”式的全流程精准服务下,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在2019年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的“上海速度”。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特色产业园区营商环境的品牌化和知名度明显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围绕加强“上海服务=优质服务”的感知度,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复制推广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审批模式,全面打响“特斯拉速度”营商环境品牌。同时,围绕形成营商环境4.0版的新示范、新体验,上海特色产业园区以“上海市投资促进平台”为连接窗口,聚焦重点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保姆式”服务,做优做大“金牌店小二”企业服务品牌。此外,上海还通过提供园区咨询服务提升园区专业化服务能力,打造面向产业园区的智库和资讯中心,提供实时信息发布、政策研讨、产业咨询、教育培训等服务。

 

 1643168219491031447.png

图3  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

 

1643168241107010091.png

 

  近年来,成都积极探索建设产业功能区,持续增强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经济发展质效,产业功能区逐渐成为增强超大城市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重要抓手。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千亿级产业集群增至8个,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淮州新城等一批体现功能复合、产城融合的产业功能区逐步崛起。学习上海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经验,建议成都在高水平建设产业功能区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643168285402051580.jpg

图4  天府国际生物城

 

(一)借助优质产业项目造势赋能,加快形成产业功能区号召力

 

  上海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注重以招引、服务优质产业项目造势赋能园区的品牌打造和知名度传播。未来,成都应注重以品牌塑造提升产业功能区显示度。

 

  一是实施“科创空间品牌塑造行动”,突出科创空间细分主题特色,打造一流品牌科创空间,使其成为产业功能区乃至城市名片。二是围绕优质项目树立营商环境标杆,学习借鉴上海“特斯拉速度”营商环境品牌,着重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全国影响力的优质项目服务标杆,形成成都营商环境名片。三是加强优质项目招引和签约的营销策划,注重运营线上模式和新媒体宣传渠道,支持营销、策划、培训等品牌公共服务机构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

 

 1643168346487068517.jpg

图5  成都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轨道+北斗高品质科创空间”

 

(二)强化实际统筹与区级放权并重,形成招引合力

 

  上海在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的全过程,都强调市、区、镇多级精细分工、协调合作。未来,成都应强化市区两级与产业功能区的分工联动提升招引能级与服务效率。

 

  一是坚持招大引强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增强招商引资市级统筹力度,完善市级层面对全市产业功能区招商引资统筹机制,建立全市重大项目首谈报备和市级主谈制度,形成招商信息共享机制,推进招商信息在市、区之间有效对接互通。二是“功能区呼叫、区(市)县部门应答”模式提升产业功能区服务精细能力,定期收集产业功能区在招商策划、规划审批、土地清腾、数据采集、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堵点、痛点,并列入市级部门和区(市)县级政府目标考核内容。

 

(三)创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机制,为优质项目腾挪承载空间

 

  上海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喊出“好项目不缺土地”豪言的背后,是上海多年来将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放在重要位置,采取了探索品牌园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强化开发模式、管理经验的输出等一系列措施,实现规模效益和辐射带动效益。未来,成都应坚持探索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新路径与创新飞地园区建设模式并重。

 

  一是探索更具弹性的产业空间保障政策,探索“创新街区”“创意空间”、楼宇产业、混合用地和综合型产业用地等改革举措,丰富空间形态。探索带建筑储备、以楼换地、以股换地、以合并竞争方式确定项目投资主体和用地者等政策创新。二是探索飞地园区建设,围绕市属企业与外地开发区共建、本市开发区与外地开发区共建、产业功能区跨行政区域合作建设等模式,以飞地经济保障产业发展用地资源和区域产业联动发展。

 

(四)以平台打造为抓手,提升招引运营服务专业度

 

  上海通过构建可视化数字化上海市投资促进平台,为企业提供载体推介、政策咨询、智能选址、落地对接等一站式服务,为投资者提供智能辅助决策,为政府、园区实现项目和载体智慧管理。未来,成都应加强数字产业功能区建设和提升功能区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服务水平。


  1643168446844022476.png

图6  上海市投资促进平台智能选址

 

  一是建立成都市产业功能区数字云平台,为政府、园区管理者实现项目和载体的智慧管理,打造投资成都第一站。云平台需要增强产业布局展示、政策查询、智能选址、信息采集等功能,强化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企业云服务。二是建立完善专业化服务平台,为产业功能区提供最新咨询、政策研讨、产业咨询、教育培训、招商服务、合作交流、人才推荐、商务会展等服务(如成立产业功能区协会、联盟)。

 

1643168509336054936.png

1643168509433030585.png

 

文中图片来源:上海市投资促进平台、成都日报、图虫

文中注释说明:

1.“1”是指“一网通办”应用效能;“2”是指在世行和国家2个营商环境评价中的表现;“X”是指围绕加强、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的一揽子制度供给。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