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首页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以数据要素合理流动为抓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化转型发展

2020-07-29 浏览量:1810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在提高生产效率、催生新产品和新服务,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已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新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推动数字化技术与城市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加速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按照一体化发展理念,以数据要素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回合理流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倍增作用,乘数效应,放大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各行业价值链流转中产生的价值,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对于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化转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620373610284023607.png


  目前,我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数据与城市发展加速融合,城市产业数字化、社会治理数字化加快推进,推动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同时也不断催生出新模式和新业态,并且经济圈或城市群层面的数字化还将不断深入,以数字一体化创新引领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1620373688965050700.png

图1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联合发起的“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2020)”意见反馈平台


  近年来,先发地区经济圈或城市群均注重以数据要素为核心,推动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释放数据潜能,实现数据多向赋能,加快推进地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突破传统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边界和阻碍,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升经济圈或城市群竞争力。

  长三角城市群数字一体化全国领先,“数字长三角”以数据为核心要素,以数据互联互通为支撑,持续推进长三角城市群政府数字化转型,带动经济社会整体数字化转型,助推区域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城市群全力推进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不断深化数据要素在交通、医疗健康、旅游、教育、环保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和协同创新。


1620373754137014695.png

图2  2020年6月5日,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湖州举行,研究编制《数字长三角建设方案》


  极核城市大多是先发地区经济圈或城市群数字化转型的先行区,具有更加丰富的数据要素资源,数字化基础条件好,数字化转型程度更高,在区域内具有引领作用,是经济圈或城市群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

  极核城市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产生、汇聚了海量的数据要素,建有更大规模数据中心,是数据要素的重要集散地,能够带动、引领周边城市在更大区域实现数据资源互联、共享和开放,加速区域数字化转型、一体化发展。从全球角度来看,数据中心布局与全球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分布高度契合,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等城市及周边分布有大量的数据中心,有力地支撑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开放数据集总数为2100项,范围已基本覆盖主要领域,在普惠金融领域,上海已经开展了8个部门和4家试点银行间、以企业主体相关公共数据的授权开放应用试点;在制造业领域,上海制造业已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和能级位居国内第一梯队,引领长三角城市群数字一体化发展。深圳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促进整个大湾区数据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1620373839865022822.gif

图3  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制造


1620373899328088109.png


  四川和重庆都是国家布局建设的国家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成都和重庆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极核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和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均处于先进行列,数据要素资源丰富、数据共享开放和应用不断深化,在以数据要素为核心,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发展潜力。但在数据要素高效流通、跨区域数字一体化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用等方面与先发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1620373951631030083.png

图4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四川和重庆在内6个省市被授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一)数据要素资源各自加快汇聚 但跨区域数据流通水平不高

  成都和重庆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极核城市,两地数据要素资源丰富,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开放持续推进。

  成都出台了《成都市公共数据管理应用规定》《成都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规范,加强数据资源统筹管理,破除信息孤岛;建设城市大脑,开展数据大会战,汇聚政府、企业和社会35亿余条数据资源。成都已建成全市人口基础数据库、全市法人基础数据库、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支撑50余类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应用,共享数据131亿多条、向社会开放数据1亿多条。

  重庆提出建设“共享、开放两个系统+四大基础数据库+N个主题数据库+N个部门数据资源池”的“2+4+N+N”数据汇聚体系,2019年市级政务数据资源3309类,累计数据调用量超过78亿条,初步满足部门间数据调用需求。重庆正加快建设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推进全市数据大集、数据大融合,助力重庆“智慧城市”建设。

  2020年5月,川渝签署了大数据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未来双方将协作推动川渝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系统互联,将加快跨区域数据数据共享和开放利用。


1620374284943096682.png

图5  2020年5月13日,四川省大数据中心、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签署深化川渝合作大数据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


  但与先发地区相比,经济圈内数据要素开放水平有限,数据流通、交易一体化有待加强。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未完全形成数据要素高效流通、交易机制,缺乏区域统一的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和交易平台,制约了经济圈内政务数据、社会数据、互联网数据跨区域高效流动和应用创新。

  先发地区经济圈或城市群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生态,有力地推动了跨区域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和利用,充分释放数据资源红利。京津冀数据交易中心提供数据资产登记、数据资产托管管理、数据资产交易等服务,有效推动了数据要素在城市群内跨区域流通,实现了数据资产的有效利用。

  长三角城市群依托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等已有大数据交易平台,在整合、提升的基础上,将探索打造长三角大数据综合性交易平台,进一步提升数据要素支撑区域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能力。


1620374385997060054.png

图6  上海数据交易中心


  (二)数字共享应用各自推进 但数字治理一体化应用缺乏

  近年来,成都持续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政务数据共享有效支撑政务审批服务、市场主体监管等50多类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应用。公共数据开放为银行信用贷和大数据企业提供数据服务,增强了政府、市民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促进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成德眉资同城化是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性工程,目前,基于数据开放共享,成德眉资四市公共交通已实现“一卡通”,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与定点零售药店实现互认。


1620374583375024628.jpg

图7  成德眉资公共交通实现一卡通刷


  重庆初步建成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建立政务数据“聚通用”规范管理机制。在智慧医疗领域,实现1400多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据接入和互联互通;在智慧金融领域,“渝快融”平台汇聚涉企数据4200万条,累计服务19万户中小微企业。


1620374636419057323.png

图8  重庆市企业融资大数据服务平台


  在经济圈层面,成渝地区数据开放共享已启动,初步实现了疫情信息动态互通共享、健康码互认互通、住房公积金信息两地互查,逐步对条件成熟的社保服务事项实现成渝通办,还将加快构建经济圈综合交通大数据平台,推动成渝交通“一卡通”等共享应用。

  但与先发地区相比,经济圈社会治理领域的数字化、一体化应用深度和广度有限。目前,数据要素开放共享和流通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和一体化发展的支撑能力有限。

  先发地区经济圈或城市群在社会治理数字一体化方面起步早、成效更加明显。长三角城市群以数字一体化创新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依托长三角地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支撑“一网通办”实现66项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有力地推动实现跨省身份、电子证照互认互用,实现全程网办件268.45万余件。疫情发生以来,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已经在3月初实现健康码数据的共享互通,长三角数字治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1620374699367048358.png

图9  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提出“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大力推动数据要素开放共享,为大湾区9市居民提供民生、交通、住房、纳税、社保、气象六大类别跨城通办便民服务。


  (三)数字经济各自快速发展 但未形成一体化发展态势

  近年来,成渝两地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成都推动软件服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数字娱乐等高技术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重庆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推动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根据《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9)》,成都、重庆分别位居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百城排名榜单第四、第十位。


1620374843678010490.png

图10  2019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百城排名十强城市


  四川和重庆同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举行第一次会议提出,成渝双城经济圈将“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两大西部国家级新区于2020年初两次携手,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共同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但与先发地区相比,经济圈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有限。成渝两地数字经济发展总体相对突出,但经济圈各行业领域利用数据要素、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一体化发展的水平有限。

  先发地区经济圈或城市群产业数字化、一体化发展相对深入。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数字经济的“试验场”和“高地”,一市三省共同签约推进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合作共建数字经济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和数字基础设施,共同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共同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政府、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


1620374899494056652.jpg

图11  2020年6月6日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同签署推进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京津冀城市群加速推动数据资源对接、数据企业合作,京津冀旅游大数据协同平台为不同对象提供服务,支撑旅游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


  (四)数字基础设施能级各自提升 但跨区域共建共用有待加强

  成都是国家八大通信枢纽之一,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千兆省会城市,城域网出入口总带宽13730G;4G基站和用户总数分别超过4万个和2300万户,5G基站超过10000余个。成都同时拥有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的大区级IDC中心,全市IDC机房机架数超过25000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成都)节点已启动上线,注册量已达99万条,解析量达27万次。

  重庆大力实施“双G双提”,推动高速网络建设,2019年,全市100M及以上宽带用户占比达85.63%,建成开通5G基站达10010个。腾讯重庆云计算数据中心(一期)、浪潮、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万国数据等数据中心,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能力。

  成渝两市2020年5月签署了《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通过构建一张“工业互联网”,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1620375138761075187.jpg

图12  2020年5月19日,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战略合作签约活动在重庆举行


  与先发地区相比,经济圈信息基础设施协同共建共用有待加强。信息基础设施是数据流通和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基础,先发地区经济圈或城市群重视信息基础的共建共用。

  长三角城市群三省一市共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数据中心、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京津冀构建“京津冀数据走廊”,共建高速数据通道、区域共享骨干节点、京津冀大数据中心体系,支撑三地数据资源互联、共享和开放。《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提出,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促进大湾区信息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粤港澳大湾区共建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感知网络以及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


1620375196887070768.png


  (一)推进数据要素有效配置 推动经济圈数据流通交易一体化

  一是强化数据要素配置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数据要素配置管理和监管工作。共同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据要素配置推进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同解决重大问题。出台相关行业、地方配套政策措施,加快制定涉及数据确权、开放、流通、交易、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加快形成与经济圈协同发展相适应的数据要素一体化机制,促进数据要素跨区流通。

  二是推动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探索建立数据要素定价机制,创新交易模式、数据资产估值办法和交易定价方式,促进数据资产市场化流通。

  三是加大成渝地区对数据要素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发挥大数据交易所、数据经纪商等市场中介的作用,培育更多合格市场主体。


  (二)推动数据要素共享开放 助力经济圈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

  一是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统一汇集。建立统一的经济圈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政务数据共享技术规范和管理标准和资源服务窗口。

  二是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快双方基础数据共享和跨区域开放利用,推动跨区域数据融合。

  三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据清单化管理,经济圈内各城市共同制定数据共享需求清单、数据开放责任清单,实现经济圈内各类政务数据可互通、可查询、可调用。

  四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数据开放平台,促进企业登记、公共卫生、食品安全、交通出行、公共信用等公共数据开放和跨地区流动。

  五是建设互联互通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务服务大平台,推动电子证照在成渝地区广泛共享互认,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全方位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人民生活品质。


1620375465795012622.jpg

图13  成都市网络理政中心


  六是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同治理,加强成都与重庆的城市大脑对接,推动成渝两地在经济运行、重点项目调度、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应急管理等重要领域数据在城市大脑中呈现。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提高决策能力、丰富治理手段等作用,实现一屏观全局、一图看态势、协同做决策。


  (三)发挥数据要素倍增作用 推动经济圈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抓住成渝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据要素一体化配置,推进数据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度融合,发挥数据要素对其他生产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促进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将数据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成渝地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塑造数字化生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数据高质量汇聚和开放共享,推进工业数据深度应用和产业融合。深化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推动工业数据在重点工业领域各环节应用,提升研发效率、优化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1620375602735043038.jpg

图14  2017年6月,国家大数据实验室落地成都


  三是围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优先选择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金融保险等行业领域开展数据要素应用试点示范,强化面向行业领域的大数据应用供需对接,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四)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一体化 为经济圈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一是发挥成都、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及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优势,建设高速互联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际宽带网络,实现经济圈内城市间流量快速疏通、信息高效通达。

  二是合理布局,成渝共同争取全国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西南中心在经济圈落地。成渝共建中国西部数据中心集群,系统布局一批区域性、行业性数据中心,打造国家级信息节点。

  三是依托三大电信运营商,拓展成渝地区面向东南亚的国际数据通道,为中外企业间的深入业务合作提供通信保障,探索联合开展“新基建”规划研究。

  四是共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渝地区共享数据要素,推进数据深度应用和产业融合,推动区域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争创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打造跨区域工业互联网生态,促进区域协同、产业协同、企业协同。


1620375769683043914.jpg

图15  川西数据湖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五是联合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布局实施一批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

  六是共建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同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共建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传统产业数据资源的采集、整合、共享和利用。


  (五)加强数据治理和安全保护 打造经济圈数据要素生态体系

  一是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治理体系,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强化数据要素市场监管,保证数据要素市场有序运行。

  二是加强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制定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安全审查制度、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制度等,加强对政务、企业和个人数据的保护。

  三是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明确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等各环节保障网络安全的范围边界和要求,重点加强个人隐私、商业秘密、跨境数据等的风险评估和综合防范。

  四是成渝两地共建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探索建立成渝区域工业互联网安全“一张网”。建立数据市场安全风险预警协同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数字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数据跨境流动规范和风险防控机制。


文中图片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微信、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官方网站、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官方网站、成都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成都日报、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网站、 “成都网络理政”微信公众号、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官方微信、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世界互联网大会官方网站、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9)》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