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2020年成都市经济形势分析及2021年展望

2021-01-20 浏览量:1300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预期之中的挑战.png首图.jpg



 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外部宏观环境对全市经济运行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影响,但各项经济指标在遭遇短暂大幅下滑后逐月修复改善,呈现出“一季度触底、二季度转正、三、四季度回稳”的持续向好态势,展现出了强大韧性和潜力。结合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指数走势来看,郫都区疫情是短期的、局部的、可控的,对全年经济影响总体有限,预计全年 GDP增长4.0%以上,能够继续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态势和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的位势。

 展望2021年,我市将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新征程,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在更深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好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攻坚突破等支撑因素以及低基数因素作用下,经济恢复向上的动能仍将持续,全市经济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初步预计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8.5%以上

1619055335719004351.png

图1  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指数1走势图


1619055379541057646.png

图2  2019年四季度-2020年三季度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1619055449323007417.png

表1  成都市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1619055534515086335.png


(一)制造业引领、服务业驱动、新经济活跃,生产端持续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一是制造业引领经济开启复苏进程。2月以来,全市工业生产持续保持较快扩张,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上半年一度超过120%,引领经济开启修复回升通道。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增速不仅连续9个月保持回升,且继续保持高于农业、服务业的增长水平。根据12月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指数2、先进制造业情绪指数3走势,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将达5%左右。

1619055603216066886.png

图3  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成都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

1619055653313081444.png

图4  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成都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指数、先进制造业情绪指数情况


  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1-11月成都市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1.9%,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4.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9.0%,京东方、戴尔、纬创等重点企业产值增速均超30%。

  新兴制造业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1-11月战略新兴产业中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28.9%、67.5%、26.1%。

  食品、汽车、建材等传统产业仍然保持低位运行态势。1-11月,全市食品、石化、冶金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2%、4.4%、3.2%,汽车产业增速仅为0.2%,机械、建材、轻工产业增速仍呈负增长态势。

  二是服务业驱动经济延续稳步回升。与工业相比,服务业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相对更大,同时恢复步伐也相对滞后,但进入下半年以来,服务业回升力度明显加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一季度的58.4%上升至三季度的60.4%,逐步超过二产业成为驱动经济稳步回升的主要动力。根据12月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数4走势,预计全年服务业增速有望达3.8%左右。


1619055802876094527.png

图5  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成都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数情况


  生产性服务业复苏相对较快。1-10月份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7.4%,已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11月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邮政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0.3%、33.3%。

  封闭性、聚集性、接触性生活服务业恢复相对缓慢。1-10月份,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仍下降18.6%,12月全市电影票房总量仅恢复至去年同期的78.3%。

  三是新经济继续保持活跃增长态势。据大数据监测显示,12月成都市新经济发展指数5为105.92,明显高于前三季度增长水平。同时,1-10月,全市新增新经济企业9.5万家,引进品牌首店284家,位列“2020夜间经济二十强城市”第3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此外,据财新BBD发布的中国新经济指数报告显示,经综合成本调整后的成都市新经济总量排名已连续5个月保持在第2名,仅次于北京,我市新经济发展势头总体较为强劲。


1619055965518091591.png

图6  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成都市新经济发展指数情况

1619056008872097021.png

图7  2020年12月全国新经济总量前20名城市排名情况


(二)投资唱主角、外贸高增长、消费缓修复,需求端稳步回升的积极因素增多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稳回升、唱主角。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在一季度出现了断崖式下降,但随后逐月快速拉升,11月(9.1%)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预计全年增速将达到9.4%左右,成为需求端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撑因素。


1619056088100026739.png

图8  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成都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情况

1619056133877052934.png

图9  2020年11月国家中心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比情况


  房地产投资增势良好。1-11月全市房地产投资增长10.7%,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0个百分点,是带动全市投资回升的主要动力。

  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作用显著。1-11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4%,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个百分点,新基建投资达302.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2.6倍,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仍然保持低位运行。1-11月全市工业投资仅增长3.0%,民间投资增速仍下降6.6%,总体仍延续了较低迷的增长态势。

  二是社会消费急跳水、缓修复。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消费市场快速大幅持续萎缩,后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及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政策的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9个月逐月回升,但恢复总体较为缓慢。1-11月,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同比下降3.1%,根据12月居民消费活跃度指数6走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为-2.5%左右。


1619056231924078280.png

图10  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

1619056269447043129.png

图11  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成都市消费活跃度指数情况


  新型消费逆势上扬。1-11月全市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3.4%,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增长23.6%。

  智能升级类消费增长较快。11月智能家用电器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等智能化设备零售额分别增长39.9%、164.8%、339.0%。

  休闲旅游、住宿、餐饮等服务消费恢复步伐缓慢。1-11月,餐饮收入仍下降2.8%,11月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仍下降0.6%。

  三是对外贸易高增长、稳支撑。1-11月,全市进出口总额达6566.4亿元,同比增长23.6%,增速连续保持在20%以上。其中,进口增长21.7%,出口增长25.1%,初步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将增长22.7%左右。


1619056344852059954.png

图12  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成都市对外贸易走势情况


  加工贸易进出口比重持续提高。1-11月加工贸易进出口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70%,较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比重(13.2%)高56.8个百分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保持较快增长。1-11月我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34%,其中对以色列、越南、马来西亚分别增长125.2%、32.5%和17.4%。

  高新综保区支撑作用明显。1-11月,高新综保区进出口(5001.7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7.4%,同比增长27.3%,为对外贸易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要素流动、市场活动、发展质效持续改善提升,就业、物价形势总体稳定,经济发展韧性充分彰显

  一是要素集聚流动效应持续增强。资金流加速运转,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5%、13.0%,投融资事件数量达到144件,同比增长12.5%。

  人流和商务活动逐步恢复。2020年11月至12月全市日均迁入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双流国际机场成为全球最繁忙机场第8位;12月全市商旅活跃度指数7达111.32,较3月、6月分别提高5.49、1.00。

  物流尤其是国际物流快速复苏。11月全市公路、民航、铁路单月货运量分别同比增长23.1%、11.9%、7.0%;1-10月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量已超过2019年全年情况;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监管货值位列全国保税物流中心第一。

  二是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恢复释放。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保持扩张,2020年11月,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7.8%,增速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金额同比增长22.5%。

  市场预期呈现稳定向好态势。2020年11月,全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1.6%、55.9%,均连续9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9.84%,据58同城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人才流动大数据显示,成都在企业招聘活跃城市和求职热门城市中均位居全国第3。

  三是经济发展质效实现稳步提升。企业盈利情况持续改善,2020年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7%,76.3%的企业实现盈利;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5.5%,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62.9%的企业实现盈利。

  财税收入实现扭负为正。2020年1-11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2.7%,增速自10月转正后呈现快速提升态势。

  居民收入就业保持稳定。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同比降低0.29个百分点,从大数据监测来看,12月全市企业用工指数8、劳动力供给指数9分别为100.05、100.12,二者间的差距进一步收窄至0.0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9%、8.5%,分别高于全国3.1、2.7个百分点。


1619056518981030726.png

图13  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成都市企业用工指数、劳动力供给指数走势情况


  四是居民消费价格逐月回落。11月,全市CPI为102.8,较今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分别回落2.5、1.5、0.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为111.1,虽较今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分别回落7.1、4.4、2.7个百分点,但仍是推高CPI涨幅的主要因素,预计全年我市CPI将为102.5左右。


1619056573378038142.png

图14  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成都市物价走势情况


1619056612795038174.png



(一)世界经济潜在风险隐患较多,需将防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新冠肺炎疫情使2020年世界经济陷入了二战后最严重的萧条,虽然全球经济已从上半年的大幅衰退中逐渐复苏,但新冠疫情带来的外部冲击与各国经济系统以及全球经济循环系统长期存在的内在矛盾相互交织,进一步强化了风险隐患的破坏性、持续性,加剧了全球经济的脆弱性。2021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带疫运行状态、欧美经济陷入二次衰退、中美贸易摩擦无法有效缓解、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大、全球濒临粮食危机等各类外部风险挑战依然复杂严峻,需要围绕重点领域主动加强风险预判,提高对矛盾风险的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防止风险叠加共振。


(二)投资内生增长动能不足,需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投资积极性

  受疫情持续冲击、企业效益下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等因素影响,全市投资仍然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资驱动,更加反映市场前景、体现市场预期的民间投资和工业投资仍然低迷,投资增长内生动能相对不足。1-11月我市民间投资增速仍下降6.6%,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下降9.3%。同时,12月我市民间投资热情指数10在11个对标城市中仅排名第9。在大规模减税降费和民生刚性支出增加的双重挤压下,政府财力下降难以支撑政府投资持续保持高位增长,房地产投资在调控政策趋严趋紧下延续高增长的难度也在日益加大,未来需要以更大力度的举措提振民间投资信心和市场预期,激活挖掘民间投资的潜力和空间。


1619056698110076760.png

图15  2017年1月-2020年12月成都市民间投资热情指数走势情况

1619056723538037160.png

图16  2020年12月11个对标城市民间投资热情指数对比


(三)社会消费复苏仍有掣肘,需加速释放社会消费和服务业增长潜力

  今年以来,我市消费需求恢复总体较为缓慢,一方面疫情对居民就业和收入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并通过就业-收入-消费传导效应,使居民消费意愿明显收紧。另一方面,严格的防疫措施及居民对疫情传播的心理顾虑对部分线下人员聚集型、接触型服务消费产生持续冲击。考虑到目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服务业增加值仍远未恢复到疫情前正常水平,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下半年以来驱动全市经济恢复的动力逻辑已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由工业驱动向服务业驱动转变特征;从畅通经济循环来看,需求持续疲软状态下的供给恢复也难以长期持续,因此社会消费和服务业增长潜力是否能得到充分释放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2021年全市经济继续反弹的高度。


四)中小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不足,需重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风险和困难

  疫情发生以来,虽然全市工业经济快速恢复并引领供给端增长,但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少数大型龙头企业支撑。11月,全市前30户工业龙头企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0.8%。大多数中小工业企业受新冠疫情叠加贸易摩擦影响,企业主营业务下滑、收入回款变差,财务费用上升,导致现金净流入缩减,不仅导致中小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还使得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将有所上升。同时,2021年在全球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逐步回暖、国际货币流动性充裕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石油、铁矿石、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将持续回升,可能增大中小企业面临的原材料输入性上涨压力,并进一步挤压企业的盈利空间,加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1619056822493011587.png


(一)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2021年,世界经济有望开启复苏进程,但复苏十分脆弱,新冠肺炎疫情反弹、中美多领域博弈加剧、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大等风险将加大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最终表现将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及宏观对冲政策的有效性,但在2020年低基数因素影响下,经济增速仍将较2020年明显提高。OECD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IMF预计全球经济将增长5.2%。


(二)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基础扎实巩固

  2021年国内经济虽面临着经济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矛盾的叠加影响,但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不断激发、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逆周期调节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产业发展循环进一步畅通,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发展的基础将持续巩固,同时在低基数的作用下,经济增速将呈现稳步回升态势。国家信息中心预计2021年我国GDP将增长7.0%左右,中国社科院预计GDP将增长8.0%左右,IMF预计GDP将增长8.2%左右。


(三)成都经济恢复向上的动能仍将持续

  2021年,我市将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新征程,发展环境将继续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但在更深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好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攻坚突破等支撑因素,以及上年同期低基数因素作用下,上半年全市经济增速有望达到10%以上,全年经济整体将延续恢复性回升的运行态势。

  预测情景一:假设2021年经济仍低于潜在增长水平。国外疫情出现多次反复、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疫情防控总体成效良好,但疫情点状爆发时有发生,封闭性聚集性接触性消费仍被抑制、需求不足持续制约工业生产,预计2021年经济增速将达到8.0%左右。

  预测情景二:假设2021年经济接近潜在增长水平。国外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世界经济稳步复苏,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消费加快复苏,需求逐步回暖并带动生产加快,经济社会秩序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正常状态,预计2021年经济增速将达到9.0%左右。

  预测情景三:假设2021年经济超过潜在增长水平。国内外疫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快速消退,世界经济、国内经济均恢复常态,海内外市场需求明显改善,消费市场强劲复苏,企业利润明显改善,市场主体信心进一步增强。预计2021年经济增速将达到10.0%左右。

  综合来看,虽然2021年在全球疫情蔓延和中美经贸关系走势仍不明朗、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性加大的叠加影响下,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但全市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基本面仍未改变,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东部新区建设等战略的推动下,城市功能支撑仍在不断优化。此外,随着全市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的负面影响不断弱化,“两新一重”建设提速,加速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推动供需循环进一步畅通,需求恢复动能有望增强,消费潜力将加快释放,结合三种情景假设、2015年以来成都市GDP增速领先全国的优势平均达1.2个百分点及先行指数领先实际经济运行7-10个月的运行规律,预计2021年全市经济增速将达8.5%以上,经济整体将延续恢复性回升的运行态势,但考虑到2020年同期低基数效应的影响,全市经济大概率在一季度强势冲高,然后逐季向长期潜在增长水平回归。


1619056991182021260.png

图17  2012年12月-2020年12月成都市先行、一致指数11走势情况


文中数据说明:

1. 经济运行指数(EOI)是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基于大数据构建的用于反映经济总体运行情况的综合指数,包含经济景气指数(EPI)、经济活力指数(EVI)、经济信心指数(ECI)和经济质量指数(EQI)4个分项指数。数据源为主流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平台、成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成都市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网络监测平台等。

2. 先进制造业发展指数是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基于工商注册数量、资本金额、地方招聘、异常违法等维度指标,运用指数合成法得到的综合指数。该指数用于反映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情况,指数值越高,表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情况越好。

3. 先进制造业情绪指数是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基于新闻、论坛、微博、博客等互联网数据,通过民众对经济形势与重点产业的评论热度和倾向构建情感分析模型计算得出的指数。该指数用于反映民众对先进制造业发展形势的看好情况,指数值越高,表明民众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形势越看好。

4. 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数是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基于工商注册数量、资本金额、地方招聘、异常违法等维度指标,运用指数合成法得到的综合指数。该指数用于反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情况,指数值越高,表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情况越好。

5. 新经济发展指数是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基于工商注册数量、资本金额、地方招聘、异常违法等维度指标,运用指数合成法得到的综合指数。该指数用于反映产业发展的情况,指数值越高,表明产业发展的情况越好。

6. 消费活跃度指数是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通过不同类型消费APP的使用情况合成的指数,用于反映城市的消费活跃度。指数值越大,表明居民消费活跃度越高。

7. 商旅活跃度指数是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基于城市间商旅人员的人口流动情况合成的反映城市商旅活动的活跃度情况的指数。该指标为正向指标,数值越高表明商旅行为越活跃。

8. 企业用工指数是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基于智联招聘、58同城等互联网招聘数据,通过成立时间在一定范围内的企业招聘岗位数量,对劳动力供给市场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合成得到的综合指数。该指数用于反映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迫切程度,指数值越高,表明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旺盛。

9. 劳动力供给指数是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基于智联招聘、58同城等互联网招聘数据,通过成立时间在一定范围内的企业招聘浏览和简历投递数量,对劳动力供给市场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合成得到的综合指数。该指数用于反映劳动力供给市场发展状况及稳定程度,指数值越高,表明劳动市场的供给能力越强。

10. 民间投资热情指数是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基于企业公开的招投标数据测算,该指数通过企业对商品和服务的采购情况反映企业的投资情况,指数越高,表明企业投资力度越大。

11. 宏观先行指数、宏观一致指数是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基于反映未来经济走势的宏观先行指标和反映当前经济走势的一致指标合成,宏观先行指数用于预警宏观经济未来走势和变动情况,宏观一致指数用于监测当前宏观经济走势情况。


1619057084302082950.png

1619057109967038222.png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