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成都如何实现“稳人口+优结构”的双重目标?

2023-06-20 浏览量:1339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尤其是2022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不约而同出现了常住人口数量下降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在人口发展新形势下,成都等各大城市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对做好城市人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通过人口结构优化调整激发城市活力?如何一体推进筑牢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支撑?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兰蓓聚焦“人口与城市”,解读成都如何实现“稳人口”和“优结构”的双重目标。


2-标题(1).png


城市人口规模变动有其一般规律性,通过观察国内外大都市人口规模长期发展过程发现,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增长带来的边际经济产出会趋于下降,会制约城市运行效率,带来人均福利水平的下降,城市会内生出限制人口增长的机制。同时,东京、纽约等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人口长期变化过程普遍呈现出“S”形发展轨迹,在经历了一个人口快速增长阶段后进入人口缓慢增长的“平台期”,主要原因在于大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的持续调整,牵引人口在都市圈、城市群的再分布。

因此,从城市和区域发展规律来看,作为我国发展最为成熟的城市群中心城市,北上广深人口增量下降甚至是负增长,虽然有疫情等因素影响的偶然性,但从规律趋势来看也有其合理性。以北京、上海为例,两城经历1990-2010年约20年的人口快速增长,2010年以后人口增速逐步放缓除了向周边疏解非核心功能外,还通过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以产业疏解政策调控就业人口规模和结构,以及设置较高的落户门槛等,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城市人口增长进入“平台期”。


3-图表(1).png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进一步向城市群、都市圈及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集中的趋势不会变。虽然2022年北上广深出现人口负增长,但实质上人口吸引力依然强劲,只不过这些城市已从关注人口的数量转向注重人口的结构,形成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人口结构,才是这些城市人口发展策略的重心。

可见,在全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下,城市体系中那些经济发展动力强劲的城市仍将是进一步集聚和承载人口的阵地,而在人口回流趋势下中西部强省会城市的人口增长也将更为亮眼。


4-标题(1).png


从人口集聚趋势看,成都作为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仍将进一步集聚人口,尚未显现进入“平台期”的迹象。但在人口持续增长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人口结构的优化,实现“稳人口”和“优结构”的双重目标,应是成都这座城市保持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重要方向。


5-图(1).jpg

2021年末,成都常住人口突破2100万人


一定规模的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前提,而城市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具有双重性,既是“生产的人”,是城市发展最活跃的要素,也是“生活的人”,满足人的“需要”是城市自身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城市的核心是人,从人与城的关系来看,成都要实现“稳人口”和“优结构”两大目标:一是发展高质量的产业,二是营造高品质的生活。

成都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持续巩固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形成既有容量又有质量的就业承载力,才能保持住成都对人才的吸附力,筑牢人口结构优化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城市是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承载地,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不断回应好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是城市发展的落脚点,只有不断让城市公共服务更优质、区域交通更畅达、城市环境更宜居、生活成本更适当,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稳住人心”,从而为城市持续发展注入越来越多的活力。


6-标题(1).png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人口基数大、人力资源丰富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优势,要将这个优势转化为现代化的推动力,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推进。教育是扩大人力资本存量、提升人力资本质量的基础,科技是增强发展动能、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人才则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支撑。成都要在稳固人口总量优势基础之上,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一步释放人口结构性红利:

一要深化产教融合,着力促进产业链与教育链、人才链匹配融合。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跨界融合特点,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着力整合行业、学校、企业等各方资源,围绕建圈强链和重点片区产业发展需求,促进职业教育有效对接市场需求、精准服务产业发展;要实施好“成都工匠”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建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支持企业、职业院校按照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要注重全民的技能提升,引导职业技术(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面向社会开放培训资源。


7-图.jpg

2023年5月5日,2022年、2023年“成都工匠”命名大会召开


二要建强校院地、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知识多要素融合。要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支持本市科研院所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深化“环川大知识城”“电子科大‘一校一带’”“环交大智慧城”等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要支持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要建设技术和产业创新平台,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技术领域,争取布局更多的高端航空装备、网络安全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要建立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评价、流动、创业和权益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要努力为高校等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搭建好信息沟通的平台,全面收集区内企业的技术难题,发布“需求清单”,请科研院所来“揭榜挂帅”,发布“成果清单”;要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力,面向全市重点产业领域技术创新需求,加快发展统一开放的技术市场,注重发展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培育懂技术、懂市场、懂金融的技术经纪人、科技咨询师、基金投资人队伍,探索对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中介方给予激励;要加大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力度,推动科技(科普)资源供需精准对接、高效匹配。

原文刊载于成都日报·锦观智库,有删改


8-作者简介(1).png

文中图片来源:成都日报、“成都发布”微信公众号、图虫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