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

首页 > 高质量发展

双循环格局下提升成都市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研究

2022-09-14 浏览量:3007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是中央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微观基础和运行架构,是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重要途径,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成都市作为国内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双循环格局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是成都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践行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的时代使命,是遵循新时期经济转型发展要求,塑造成都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的重要途径,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高供给侧与需求侧适配性的有效手段,是着眼新一轮全球化大趋势,提高对全球经济链接作用的应有之义。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是指产业链供应链在遭遇外部冲击或发展环境重大变迁时表现出的安全性、稳定性、根植性以及抗冲击能力、自我调整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主要表现为企业根植性、产业协同度、服务配套力、基础联通力、消费承载力五个方面,其中,企业根植性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微观基础,主要体现在拥有一定规模的本土企业数量和总部企业,具有较强企业黏性,企业在本土发展壮大的意愿强烈;产业协同度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有力手段,主要体现在对内各区域产业能够实现较好分工协作,对外能够实现与更多城市和区域的合作互动;服务配套力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软件保障,主要表现为能够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提供相应的政府服务环境和发展环境;基础联通力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硬件支撑,主要表现为能够为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运行提供交通、物流等基础条件保障;消费承载力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依托,主要表现为具备一定规模的本地消费市场,自身供给能力能够有效满足居民需求。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牵引控制力、运转高效性、链条增值力、成本集约度、市场拓展力五个方面,其中,牵引控制力是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的核心关键,主要表现为在产业链供应链主要环节上具有一定把控力和话语权;运转高效性是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的内在驱动,主要表现为链条的转型升级、高效运转;链条增值力是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的价值体现,主要表现为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向高附加值延伸,不断提高链条上参与主体的经营效益;成本集约度是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的优势表现,主要表现为对劳动、资本等资源要素的合理优化配置;市场拓展力是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的外在延伸,主要表现为能够满足更大市场需求以及不断涌现的新的市场需求(见图1)。


1671004350465040748.png

  

图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主要特征


成都市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位势分析


  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主要表现及影响因素为基础,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了成都市及10个重点城市1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及稳定性和竞争力各方面的发展水平(见图2)。结果表明,成都市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基础联通力、服务配套力以及牵引控制力、运转高效性发展水平相对较好,但产业协同度、消费承载力、企业根植性以及市场拓展力、链条增值力和成本集约度均有待进一步提升。(见图3、图4)

1671005052060061462.png图2   11个城市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综合指数及其分项指数情况


1671007056781038307.png3  11个城市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指数及分项指数排名


1671005214970000176.png图4  11个城市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指数及分项指数排名


  二、优势分


  1.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断优化完善,重点产业成链集群效应显现


  一是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成势成型,部分产业链环节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如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建成涵盖元器件、模组、软件、系统整机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成都市首个万亿级产业,2020年产业规模达10066亿元,产业规模居全国第6、中西部第1;医药健康产业涵盖研发及原料供应、制造和流通、医疗健康等服务全产业链环节,2020年产业规模约4300亿元,其中,大输液产品全国第一,血液制品占全国三分之一;汽车产业已集聚33家整车企业、1 000余家零部件企业,产能突破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已集聚企业超过100家,产能突破30万辆。

  二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绿色低碳产业逐步集聚成链,产业绿色化、智能化特点进一步显现。如大数据产业已集聚企业超过700家,实现大数据产业基础支撑层、数据服务层和融合应用层全产业链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已集聚企业550余家,居全国第5,基本形成多层次的人工智能企业群,实现在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产业链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在光伏、氢能、锂电池、绿色低碳服务四大领域已聚集东方电气、锦美环保、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等绿色低碳服务企业600余家,通威电池片连续四年全球出货量第一,巴莫科技高镍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三。

  三是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完善,本地供给结构逐步由产品供给向服务供给转变。自2013年开始,第一、第二产业提供的实物产品供给总量逐步被第三产业赶超。其中,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家)居中西部第12;会展业生态基本形成,会展业竞争力连续5年稳居全国第43,连续两年跻身亚太十大会展城市;文创旅游业已初步涵盖内容制作、放送渠道、应用与服务等环节,现代文创、旅游产业体系初步构建,2020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0.19%。

  四是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优化完善,本地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链前端研发、种业环节不断建强,中端种植环节不断夯实,后端加工物流环节不断做优,2020年农业增加值为655.2亿元,同比增长3.3%,分别居副省级城市第1、第2。

 1671005609426044232.png

   

  2.企业纵向提质横向扩面,牵引控制力稳步提升


  一是链主企业加快培育集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航空发动机等重点产业链已集聚了一批链主企业,目前,11个重点产业链已集聚了59家链主企业。同时,火炬计划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分别达22.0%、27.1%4,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轨道交通、高端医疗器械、新型材料等领域。

  二是企业纵向进一步做精做专做深。2020年,成都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107家5,居11个城市第6,明显高于广州、武汉、杭州、西安、郑州不足75家的水平。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家6,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3个,独角兽企业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西部第一(见图5)。

  三是企业横向覆盖面进一步拓宽。根据“企查查”城市行业分布数据,所监测的324个细分行业中,成都市有293个行业均有企业从事相关行业,企业行业覆盖面(90.4%)居11个城市第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集中度最高,企业占比合计达71.3%。

1671006468608052244.png

图5 11个城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及冠军产品、独角兽企业数量、行业覆盖面

 

  3.供应链基础设施优化完善,基础联通力相对突出


  一是通道枢纽功能优化提升,国内外市场链接力进一步提升。成都作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31条,国际班列累计开行量在全国率先突破6 000列、年度开行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1;轨道交通运营长度仅次于北京、上海,居11个城市第3(见图6)。

  二是物流运输体系健全完善,商品和要素流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成都建立了以“四港六中心”为主体的物流节点,建成标准化仓储设施超600万平方米;4A级物流企业超过42家,居11个城市第5,供应链企业数量已突破1.5万家;成都国际铁路港已入驻易商ESR冷链、中外运普菲斯、深国际、宝汇、吉选柴门等一批全球知名冷链企业20余家,将建成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冷链仓储载体。

1671005472236008684.png

图6  11个城市轨道交通站数、线路运营长度及4A级物流企业数量

 

  4.资源要素吸聚力和发展环境营造力协同提升,服务配套力逐步增强


  一是支撑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各类要素不断集聚。成都已成为继重庆、上海、北京后的我国第四个人口超2 000万的城市,2020年,人才吸引力指数居全国第8,“95后”人才吸引力居全国第77;“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全球第35,中国“双创”金融指数成都排名全国第6,中西部第一8;专利申请数量(8 085件)居11个城市第6;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 144.5亿元,居全国第5(见图7)。

  二是服务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当前,成都开办企业登记逐步压减至0.5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用时控制在80个工作日以内,小型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用时不超过20个工作日,获评2020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1671006504583092754.png

图7   2013年以来成都市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及增速

 

  5.信息技术赋能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高效性进一步凸显


  一是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成都拥有完善的信息通信网络,是国家级骨干互联网核心节点之一。成都已累计建成5G基站超4.6万个,机架承载能力超10万架,云计算发展水平居全国第59,工业互联网指数居全国第1310

  二是数字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成都数字经济规模达8 801.0亿元,占GDP的49.7%,均居11个城市第611;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912(见图8),累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零售额22 637.5亿元、4 12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13.4%,其中,网络零售额占全国的3.26%,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6。

  三是产销对接能力进一步加强。成都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际市场快速发展的双市场格局逐步形成,14个产业除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外,均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产品质量合格率、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分别居11个重点城市第5、第6。

1671006558112089089.png

图8  2020年11个城市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工业互联网指数和大数据发展指数

 

  三、劣势分析


  1.产业延伸、创新赋能、辐射带动等方面存在不足,链条增值力相对低下

  一是产业链体系亟待优化升级,存在优势产业在价值链中位置偏低、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不足等制约。如集成电路领域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三个环节中,绝大部分收入集中在低利润水平的封装测试环节,产品附加值低,行业整体利润不高;汽车产业在研发设计、技术服务等高端环节发展相对不足;医药健康产业中生物技术药等高附加值产业偏少,在国际医药供应链体系中的影响力不强;新型显示产业在柔性显示等下一代显示技术上尚未形成顶层设计。(见表1)

  二是创新对链条的赋能效应不强,存在本地转化不足、产业化程度不高等现象。2020年,成都R&D经费投入强度(3.1%)居11个城市第7,创新对链条的赋能效应不强,成果本地转化率和产业化程度不高,新技术、新模式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高校科技成果能够转化并批量生产的比例与发达城市70%~80%的差距较大,存在部分优秀科研技术成果在转化环节被其他地区“摘果子”等现象。

  三是对链上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存在企业竞争力、经营效益相对较低等问题。截至目前,成都拥有中国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的数量分别居11个城市第7、第8、第9,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无一家上榜(见图9)。

表1  成都市价值链所处环节与国际范围内价值链高端环节情况13

1671006663008015893.png

1671006692383015269.png

图8 2021年11个城市中国500强企业及制造业、服务业500强企业数量和单个企业营收情况14

 

  2.产业链上下游和区域间协作有待增强,产业协同度总体不高


  一是从产业链构建和布局来看,部分重点产业链存在环节缺失等现象。如半导体产业中晶圆代工关键环节缺失,与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无锡、武汉等城市差距明显;航空航天产业链供应链中民用整机总装环节缺失,制约了航空航天产业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绿色低碳产业链不完整,光伏产业在上下游光伏玻璃、组件、发电设备集成和逆变器环节未形成完整产业链。

  二是从产业链上下游来看,主导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有待进一步增强。如航空航天产业中,研发环节存在研究成果未在本地公司应用,生产环节存在关键零件需外地配套,服务环节存在以维保外地产品为主的现象;汽车产业中,整车龙头企业本地配套率远低于重庆、上海等城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三电”等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较低;轨道交通产业中,轨道交通整车系统本地配套率平均值不足40%,机电系统本地配套率距离株洲、青岛超70%水平差距较大。

  三是从产业链跨区域协作来看,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2020年,成都市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指数15不及广州、深圳、武汉等城市;都市圈分工指数16不及广州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深圳都市圈,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经济联系度仅居11个城市第7;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度17仅居11个城市第7,明显低于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见图10)。

1671006736982067946.png

图10  2020年11个城市与城市群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及城市内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指数

 

  3.本土企业和招引企业支撑作用有限,企业根植性相对不足


  一是本土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2020年,成都仅1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不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五分之一;成都100强企业中本土企业占比仅59%18

  二是招引企业大多为分支机构,本地带动作用有限。成都市分支机构企业数量占比达3.6%19,高于广州、重庆、西安等城市。落户成都的305家世界500强企业中,仅设分支机构占比达45%以上,大多以海外办事处、代表处形式存在,缺乏功能性机构。引进的国际性企业多将成都作为生产基地和市场后端,较少布局研发、结算、运营等功能性总部和区域性总部。


  4.要素资源对产业链精准匹配不够充分,成本集约度有待提升


  一是资金使用效率总体不高。成都缺乏全国性要素交易市场、大型金融平台,对本地资金运筹能力有限,对外来资金吸引力度与先进城市差距较大,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77.6亿美元,不足北京、上海、重庆、武汉的76%。

  二是人的产出效率相对偏低。202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5.5万元/人)仅居11个城市第9,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排名最末,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高于广州、深圳、武汉等城市(见图11)。

  三是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升。2020年,成都市单位土地产出效率(18.1亿元/千米2)居11个城市第7,与北京、上海、深圳水平差距明显;建设用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亿元/千米2),不足北京、上海、深圳的40%。

1671006795107023801.png

图11  2020年11个城市三次产业及全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水平情况

 

  5.供需适配和融入国际市场的程度总体不高,消费承载力和市场拓展力均需进一步提升


  一是对本地消费的承载能力有限,消费外溢现象相对明显。成都品质型、改善型消费需求较大,但高端消费场景供给不足,2020年,进入商圈日均客流指数全国前30的商圈仅春熙路1个,进入全国40家顶级奢侈品高端购物中心榜单的仅IFS,消费外溢比重20达34.7%。

  二是国际市场通道链接能力总体不强,融入国际市场的程度有待提升。目前,成都仅有双流国际机场1个一类口岸,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规划建设水平仍需提升,本土企业组织本地及周边资源进入国际国内大市场、输出产品服务的能力较弱,融入国际市场的程度有待提升。

  三是物流枢纽服务功能相对不强,链接国内国际市场的能力有待提高。2020年,成都市物流竞争指数21仅居全国第8,物流流通节点支撑不足,物流现代化水平不强,成都跨境物流企业数22(29家)不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25.0%,区域物流网点总数(395个)不足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的55%,仓储自动化普及率(13%)明显低于国内发达城市平均水平(30%以上)(见图12)。

1671006849143042731.png

图12 2020年11个城市区域物流网点总数和跨境物流企业数量23

 

成都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美对华贸易摩擦和科技断供、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局部脆弱的问题,尤其是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城市间竞争加剧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对成都市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构成了一定挑战。但与此同时,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叠加赋能以及新时代、新阶段、新趋势带来的新机会作用下,也为成都市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诸多机遇。

  从机遇来看,全球产业链重构呈现出回归与转移的“双向调整”态势,区域化、多中心化、近岸化特点明显,为成都加快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提供了新契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疫情影响下加速拓展,生产方式向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明显,新兴产业爆发时间有所提前,产业跨界融合成为新趋势,为成都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叠加,为成都增强产业配套、拓展产品市场提供了新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稳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稳步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叠加疫情共振,为成都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从挑战来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纵向缩短、横向集聚趋势明显,成都产业链供应链部分关键环节面临外迁风险;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产业链供应链在研发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面临一定阻碍;所在区域基础条件支撑有限、各区域产业联系度较低、跨区域合作机制尚未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联动面临一定制约;受全球能源版图变化、跨国资本投资考量增多、城市间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的资源要素保障面临一定压力。


提升成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措施建议


  一、内外“补”链与横纵“延”链相结合,稳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完整性


  一方面,着力解决卡脖子和环节缺失等短板问题,内外联动“补链”。聚焦当前部分重点产业链存在环节缺失以及卡脖子等问题,梳理重点产业链,着力于对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攻关,通过培育本地产业和招商引资内外联动的方式,立足自身“补链育新”,以“隐形冠军”培育聚力解决“卡脖子”难题,依靠外援“补链招商”,以项目招引落地针对性补齐薄弱和缺失环节。另一方面,推动产业链逐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横纵并举“延链”。抢抓全球产业链重构和技术变革机遇,顺应新时代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聚焦优势产业,差异化施策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聚焦传统产业,全力推动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发展,推进成都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


  二、技术“强”链和协作“固”链相结合,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效能和增值能力


  一方面,以链式创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技术创新“强链”。重视技术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作用,集聚创新资源主动参与国家“卡脖子”和全市产业链“卡脖子”攻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创新链科技供给,支持企业间互融补强,着力推动“链式创新”,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最大程度提升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技术含量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以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区域合作加固产业链供应链,推动配套协作“固链”。顺应未来城市竞争主要以都市圈、产业集群等形态展开的趋势,以城市核心功能为引领优化调整产业空间布局,以强化跨区域协作为抓手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提高跨区域产业链配套协作水平,加快城市产业向郊区新城布局,着力破解成都市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不匹配、效率不够高,郊区新城功能链接不紧密、区域间分工协作程度不高等问题。


  三、企业“控”链、运筹“聚”链相结合,着力增强成都市产业链供应链黏性和根植性


  一方面,聚焦“链主”和“有根”企业引育,根植企业“控”链。立足于成都市企业纵向提质横向扩面的基础条件以及本土企业和招引企业支撑不足等现实问题,以“链主”企业和“有根”企业为着力点,通过引育“链主”企业和“有根”企业、提高企业根植性等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另一方面,以“链式”思维强化产业配套保障,精准运筹“聚”链。面对城市间竞争日益加剧、高端要素资源吸聚难度不断加大以及成都市资源要素不断集聚但对产业链精准匹配度不够等问题,以产业链为依托,集聚相关人才、资金、项目等,通过精准招引提高对重点产业的本地配套率,通过有效运筹提高与产业的精准配置,通过跨区域联动促进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


  四、内部“托”链与外部“促”链相结合,全力提高链接国内外市场的能力


  一方面,提高消费市场承载力和拓展力,联动内部“托链”。面对消费外溢现象明显、链接国内国际市场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以提升本地供给质量为重点,倾力打造优势特色品牌,着力搭建共享精准对接平台,在提高本地市场消费承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使本地市场及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增强对国内市场需求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能力,衔接外部“促链”。立足于疫情蔓延和贸易保护主义日趋升温、对外贸易不稳定性加大的现实背景,抓住国家战略赋能的重大契机,借力国家布局重塑开放格局,赋能平台载体拓展开放价值,推动贸易转型抢抓开放风口,不断厚植成都市基础联通力相对突出优势,加快推动成都从“通道建设”向“多维运筹”跃升,从北美传统市场向“一带一路”沿线、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拓展,更加主动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


  五、环境“稳”链、机制“护”链相结合,筑牢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保障


  一方面,立足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特点和风险,环境营造“稳”链。充分认识后疫情时代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识别成都产业链供应链可能存在的断链点和风险点,通过增强防灾备灾意识,着力保障生产供应安全稳定,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着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畅通,不断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围绕产业链管理和服务、风险监测和预警等链式工作机制,健全机制“护”链。把握宏观外部环境变化特点,及时关注和快速响应各类突发事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构建成都市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通过稳步推进“链长制”实现对链条的有效管理和服务。

 

  文中注释说明

  1、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西安、郑州、杭州、深圳。

  2、数据来源于wind。

  3、来源于《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

  4、数据来源于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5、数据来源于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通过梳理分析得到。

  6、数据来源于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通过梳理分析得到。

  7、数据来源于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行榜。

  8、数据来源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编制的“中国双创金融指数(CIEFI)”。

  9、数据来源于中国社科院战略研究所发布的《云计算的社会经济价值和区域发展评估》。

  10、数据来源于36氪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城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数报告》。

  11、数据来源于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年)》。

  12、数据来源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重点城市大数据发展指数报告(2021年)》。

  13、来源于《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成都市产业发展蓝皮书(2020)》。

  14、数据主要来源于wind。

  15、产业协同发展指数是反映城市各区域结构相似度的指数,是对各区域产业结构相似度进行测算后加权平均合成的指数,指数越高说明城市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越高。

  16、都市圈分工指数主要根据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就业人数比值与腹地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就业人数比值之商进行测定,指数越大,表明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围城市制造业发展的辐射作用越强,反之则越弱。

  17、经济联系度计算公式为:Rij=PiGi*PjGj/D2ij,其中,Pi和Gi分别表示城市的总人口和GDP,Dij表示城市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可指空间距离也可指时间距离),主要用于反映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程度,既能反映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又能反映周边城市对中心城市辐射力的接受程度。

  18、数据来源于wind。

  19、数据来源于天眼查。

  20、消费外溢比重通过居民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差值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计算得到,用于反映城市消费外溢的程度。

  21、来源于满邦集团研究院和同济大学等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物流竞争力报告(2020)》。

  22、数据来源于企查查。

  23、数据主要来源于企查查和物流通网站。

 

(宏观经济研究所:李梦宇、谢露、陈纱岚)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